Workflow
电动道路车辆用超级电容器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政策】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6月2日-6月8日)
乘联分会· 2025-06-10 16:38
行业标准修订背景 -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委会于6月3日公布《电动道路车辆用超级电容器》汽车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3日 [1] - 该标准是对QC/T 741—2014《车用超级电容器》的修订,适用于电动道路车辆用超级电容器单体、包或系统 [1] - 超级电容器作为介于传统电解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装置,具有高功率特性和快速充电特性,在电动汽车领域应用日益广泛 [2] - 随着超级电容技术发展和GB 38031—2025等动力电池安全标准发布,原有行业标准需要更新以匹配实际应用需求 [2] 标准主要变化 - 术语定义方面:新增引用GB/T 19596、GB 38031和SJ/T 11861标准,增加"能量型超级电容器"、"功率型超级电容器"等6项新术语,删除"水基超级电容器"等2项过时术语,修改12项原有术语定义 [3] - 技术要求方面:修改单体放电能量、静电容量、电压保持能力、低温性能和安全性要求,删除模块测试要求,新增超级电容包或系统测试要求 [4] - 试验方法方面:修改静电容量测试、低温特性试验和单体安全性测试方法,删除模块测试方法,新增超级电容包或系统测试方法 [5] 修订标准的社会效益 - 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新增能量型和功率型超级电容器分类引导产品优化设计,修订后关键指标要求更严格推动材料与工艺升级,删除过时分类提高行业集中度 [5] - 增强电动汽车安全性:新增超级电容器包/系统安全要求,引入GB 38031测试方法,优化"爆炸""起火"等术语定义,使安全标准与动力电池体系接轨 [6] - 推动节能减排:强化从单体到系统的要求使应用更高效,删除模块测试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企业成本,新增系统"交流内阻"测试提高产品一致性减少系统损耗 [7] 标准修订意义 - 紧密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在安全性、电性能、高低温性等方面实现突破 [7] - 预计将显著提升超级电容器在电动车辆中的应用价值,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7] - 为国家"双碳"战略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