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车票
icon
搜索文档
纸质票退场后 再忆我与火车的故事
央广网· 2025-10-01 10:03
铁路行业数字化转型 - 纸质报销凭证自10月1日起正式停用,由电子发票替代,纸质火车票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1] - 检票工具“票剪”因电子票普及而不再使用,体现了技术进步 [2] - 车票信息化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趋势,行业向无纸化出行发展 [8] 铁路网络发展与技术成就 - 哈大高铁于2012年12月1日开通,是中国自主研发、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 [5] - 轨道交通发展伴随新站开通与旧站关停,例如青岛北站开通导致沧口火车站于2013年12月16日停运 [8] - 行业技术进步使百姓出行更为便捷 [2] 铁路人才与职业传承 - 员工加瓦伍哈从四川凉山通过求学成为铁路值班员,体现了行业对偏远地区人才的吸纳和培养 [7] - 员工徐晗悦一家三代均为铁路职工,亲历了从碳带打印红票到车票信息化的全过程 [11] - 列车长葛宏已从业35年,见证了检票方式从手工“票剪”到刷身份证机器的演变 [1][2] 车票的纪念与收藏价值 - 收藏家詹洪阁珍藏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首发车票,视其为国家复兴的见证 [5] - 收藏爱好者陈天豪收藏近两千张时间跨度数十年的车票,包括沧口站运营最后一天的车票 [8] - 员工加瓦伍哈珍藏往返于东北和西南故乡间的车票,视其为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见证 [7] - 员工徐晗悦与同事购买3元纪念车票,以纪念车票信息化进程 [11]
纸质火车票从报销退场,不应是情感载体的消失
新京报· 2025-09-02 19:35
铁路客运电子化政策实施 - 铁路部门将于2024年11月1日起全面推广数字化客运电子发票服务 过渡期至2025年9月30日结束后全面停止纸质报销凭证 [1] - 旅客报销需在线申请电子发票 发车前可在窗口或自助机器打印白色行程信息单作为凭证 [1] - 纸质车票实用功能式微 刷身份证进站成为主流方式 避免了排队取票繁琐和车票丢失问题 [2] 纸质车票的情感价值与社会反响 - 纸质火车票承载公众情感记忆 被视为兼具公共性与私密性的记忆载体 引发广泛"回忆杀"和收藏需求 [1][2] - 网友反馈显示部分群体对"一刀切"取消纸质票存在遗憾 建议保留多种选择渠道 [1] - 车票被视为中国情感迁徙的见证者 类似余光中《乡愁》中邮票与船票的情感象征意义 [2] 铁路服务优化建议 - 建议设置"纸质纪念凭证申领窗口" 在保留数字化效率的同时满足特定情感需求 [3][4] - 可借鉴国外铁路公司做法 提供纪念车票打印服务 实现资源节约与情感寄托的平衡 [4] - 通过数字化平台创新纪念载体 如App生成电子纪念票、个性化定制出行报告等功能 [4][5] 行业服务理念升级 - 电子票证普及是科技发展与时代进步的产物 我国火车票无纸化进程已持续14年 [1][2] - 公共服务需兼顾效率与人文温度 电子化满足效率需求后需关注情感载体替代方案 [5] - 铁路部门需通过包容性服务理念填补传统纸质票情绪价值 实现技术升级与人性化服务的结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