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车门应急开关

搜索文档
小米SU7爆燃,再遭信任考验
格隆汇APP· 2025-04-01 19:01
小米SU7事故及行业影响 - 小米SU7在高速发生严重事故导致3人身亡 事故发生时车辆处于NOA辅助驾驶状态而非自动驾驶 [2][5] - 事故发生时车速达97km/h 系统多次报警提示司机分心但未能避免碰撞 [7] - 事故引发资本市场剧烈反应 小米股价单日跌超5% 市值蒸发700亿港元 近半个月累计下跌20% [9][11] 辅助驾驶技术争议 - 纯视觉方案NOA在复杂路况下的识别能力存疑 未搭载激光雷达可能影响响应速度 [6] - 行业普遍存在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概念混淆问题 导致用户过度信任系统功能 [38] - 美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中L1/L2级应明确为辅助驾驶 但车企宣传存在模糊地带 [38] 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 - 电子车门锁在碰撞后断电导致无法开启成为行业普遍问题 隐藏式门把手加剧救援难度 [22][23][25] - 不同品牌应急机械开关设计差异大 部分位置隐蔽影响救援效率 [30][32][33][34] - 传统车企新能源车多采用机械抠拉式开关 新势力品牌电控按钮设计增加操作复杂度 [34] 小米品牌争议与行业地位 - 小米自手机业务起就存在"价格破坏者"与"普惠科技"的二元评价 [14][15] - 造车业务延续高关注度与争议 但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重要新势力 [16][17] - 公司此前高位配股引发港股新能源板块跟跌 本次事故再次带动行业股价波动 [18][19] 行业规范与改进方向 - 隐藏式门把手缺乏统一国标 不同设计影响紧急情况下的可用性 [28][29] - 需平衡科技感与安全性 明确自动驾驶责任划分与风险警示机制 [35][38] - 行业需建立车门锁/应急开关的统一规范 避免设计差异导致救援延误 [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