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

搜索文档
食用菌撑起致富伞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03
食用菌种植产业规模 - 灵寿县庆玉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8座种植大棚 年产食用菌约400吨 [1] - 苏凡同村10多户村民年产食用菌600吨 纯利润约150万元 [1] - 全县从事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合作社共15家 从业人员3000多人 年产量达10万吨 总产值6.5亿元 [2] 产业发展历程 - 灵寿县食用菌栽培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 已有40多年历史 [1] - 县政府积极引导农户培育特色菌种 将小蘑菇发展为农民增收支柱产业 [1] - 近年来种植技术不断提升 产业基础日渐向好 [1] 技术提升措施 - 县供电公司根据产业用电需求制订电网改造规划 保障电力供应 [1] - 与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合作建设科技小院 成立专家服务工作站解决技术难题 [1] - 科技小院专家指导农户调整大棚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 改善种植效果 [2]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总结推广马家庄科技小院经验 在全县建设3-5家科技小院 [2] - 通过科技支持进一步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2]
甘肃:小菌菇带动大产业
中国发展网· 2025-05-22 15:54
有科技助力,小菌菇也能发展大产业。近年来,武威市依托冷凉气候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食用 菌产业,目前已形成香菇、羊肚菌、滑子菇等十余个品种的多元化种植格局。据天祝县农业产业化服务 中心负责人刘国栋透露,如果开展大面积推广种植,该县每亩白灵菇的年产值将超10万元,将有效带动 农户就业增收。 中国发展网讯 邸金记者王斌报道 五月时节,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臣祥菌业公司,菌菇棚里菌棒排列 整齐,一朵朵饱满洁白的菌菇惹人喜爱。来自天津农学院的班立桐教授正在观察菌菇的长势。"这是今 年在班教授的指导下培育的新品种—白灵菇。"臣祥菌业的负责人曾宝成告诉记者,白灵菇的成功引进 落地,为武威市食用菌产业再添"生力军",更为当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白灵菇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但其对温度、湿度及栽培技术要 求较高。"作为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近年来,班立桐教授一直"钟情"于白灵菇产业对当地的经济效益 提升。为了克服白灵菇在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难题,班立桐带领团队,结合天祝县气候特点开展了近三 年的跟踪试验,通过改良菌种和优化栽培配方,团队为白灵菇"定制"了一套独特的管理技术,成功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