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

搜索文档
顺时而饮,科学品茗(信息服务台)
人民日报· 2025-10-08 05:51
茶艺师在展示茶艺。 潘旺旺摄 "茶者,天地之精也。"饮茶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顺应自然、调和身心的生活智慧。我国茶文化博大 精深,六大茶类各具特色,依循四季时序与昼夜节律科学饮茶,既品得茶香,又护得安康。 四季饮茶讲究顺天应时。 春饮花茶理郁气。春日,人体易受"春困"侵扰,肝经郁滞。此时宜饮香气馥郁的花茶,如茉莉花茶,或 轻发酵的铁观音、温和的普洱熟茶。花茶疏肝解郁,铁观音提神醒脑,普洱熟茶温润护胃,助阳气升 发,驱散寒气。 夏饮绿茶祛暑湿。夏日炎炎,暑湿困脾,宜饮绿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白茶(如白毫银针、 白牡丹等),或如台湾冻顶乌龙这样的轻发酵乌龙茶。绿茶富含茶多酚,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白茶性 凉味甘,退火消炎;台湾冻顶乌龙兼具绿茶的鲜爽与红茶的醇厚,可缓解暑热带来的烦躁。 秋品乌龙解燥热。秋日,易生"秋燥"。此时,像武夷岩茶、凤凰单枞、铁观音这样的半发酵乌龙茶是首 选,其性平和,不寒不热,茶汤金黄透亮,香气高扬,既能清除夏之余暑,又可润秋燥、养肺气,被誉 为"秋之甘露"。 早餐后至午间,宜饮绿茶,此时人体阳气升发,绿茶中的咖啡碱与茶氨酸协同作用,提神醒脑、增强思 维活力,尤其适合脑力劳动者。 午 ...
柏柳村:白茶飘香的故乡
中国环境报· 2025-06-18 09:10
福鼎白茶行业概况 - 福鼎白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4年6月获批原产地域保护 [1] - 柏柳村被誉为"中国白茶第一村",2009年经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认证 [1] - 全国从福鼎调出的大白茶茶苗种植面积达300多万亩,其中70%-80%源自柏柳村 [1] - 柏柳村现有茶叶种植面积5400亩,年培育茶苗400亩,拥有16家茶厂 [1] - 福鼎市60万人口中35万人从事白茶产业,种植面积达30万亩 [9] 白茶工艺与品种 - 柏柳大白茶1985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品种(华茶1号、华茶2号) [1] - 传统工艺包括日光萎凋与炭焙制茶,需严格遵循"十不采"原则(如雨天不采、病芽不采等) [7] - 炭焙工艺使白茶性转温和,通过碳元素与茶叶化学反应提升香气与滋味 [8] - 白茶制作最大程度保留茶叶营养成分,成为自然健康的茶类珍品 [7] 梅氏家族产业传承 - 梅伯珍(1875年生)开创福鼎白茶外销,1915年其供茶的福州马玉记茶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3] - 梅伯珍发明茉莉花茶,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通过商号"恒春祥"将白茶销往天津、香港及南洋 [3] - 梅毓职家族经营"协和隆"茶行,1926年捐献钱粮茶叶支持北伐,获福建省政府赠寿匾 [4][6] - 梅相靖(梅伯珍嫡孙)为国家级非遗白茶制作技艺传承人,80多岁仍坚持手工制茶 [3] - 梅富省(梅秀蓬第四代长孙)创立"蓬记"白茶,传承炭焙工艺,其女梅菲获宁德市茶王赛白牡丹银奖 [7][8] 历史文化价值 - 梅伯珍自传《筱溪陈情书》记载近代福鼎白茶发展史及"宁亏自己不损他人"的茶道精神 [4] - 民国金木质寿匾"纯嘏尔常"(1927年赠)印证柏柳茶人对北伐的贡献及社会地位 [4][6] - 梅氏家族四代传承制茶技艺,推动中国茶产业发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