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金辉低碳大米

搜索文档
低碳大米提振东南亚农业竞争力
经济日报· 2025-07-29 05:52
低碳水稻技术应用 -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试点低碳水稻模式覆盖4518公顷土地,每公顷产量提高5%至10%,利润增加114美元至190美元,同时减少12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1] - 核心技术为交替湿润灌溉,结合精准施肥后单季可削减3吨至12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0%氮肥和40%灌溉用水量 [1] - 泰国正大集团推出"皇族金辉低碳大米"进入欧洲超市,将低碳概念转化为农业竞争力战略 [1] 生产体系协同优化 - 越南芹苴农民整合节水灌溉与秸秆回收,每公顷降低生产成本41.8美元,增加40万越南盾秸秆销售收入 [2] - 缅甸28家出口米厂安装41.9兆瓦太阳能系统,塞因莱米厂实现487kWp光伏供电延伸至产业链下游 [2] 国家农业转型框架 - 越南"百万公顷优质低排放水稻计划"目标2030年覆盖湄公河三角洲50%产区,已授权7家公司生产1.92万吨低排放稻米,中安高科公司以820美元/吨高价出口日本 [3] - 泰国正大集团通过订单农业提供250泰铢/吨补贴,计划将低碳大米产量从2025年2万吨增至2026年4万吨 [3] - 菲律宾南哥打巴托省投资1.2亿比索(约210万美元)建设废弃物制能项目支持生态农业 [3] 全球市场影响 - 泰国白米价格2024年5月跌至431美元/吨同比降30%,低碳大米通过绿色溢价创造新利润空间 [4] - 越南试点农户每公顷利润提高36.7%,泰国品牌溢价抵消市价压力,越南筹备将低碳稻纳入碳信用体系 [4] 产业链挑战 - 越南同塔省因灌溉渠道老化无法满足技术要求,硬件升级具紧迫性 [5] - 碎片化土地限制技术效率,泰国正大集团需250泰铢/吨补贴激励农户 [5] - 减排量缺乏统一核证,认证体系缺失可能导致绿色溢价沦为炒作工具 [5] 碳市场发展 - 越南立法构建碳交易框架,稻作碳汇完成认证后湄公河三角洲可产出可交易碳信用 [6] - 东南亚低碳大米革命既是农技升级也是全球竞争力重构战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