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目标年龄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未来五年养老金融规模有望翻番,做大“蛋糕”需以权益市场长牛为基石
华夏时报· 2025-11-01 16:34
政策动向与行业格局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下发通知,将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试点期限为三年 [2] - 中国养老金融处于早期阶段,养老金总规模占GDP比例约为11%-12%,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后者第一支柱占比GDP在10%以内,第二和第三支柱合计占90% [2] - 截至2024年末,中国基础养老金结余规模约为8.6万亿元,企业年金规模为3.6万亿元,个人养老金规模则仅有数百亿元,显示三大支柱发展极不均衡 [3] 市场机遇与规模预测 - 预计中国银发经济年均增速有望超过12%,市场规模到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 [3] - 养老金融未来需求将分层演进,储蓄和投资是基础需求,医疗和护理是进阶需求,高品质和强体验是高级需求,需与“医、药、养、护”等配套领域共同建设 [4] 当前挑战与发展路径 - 中国养老体系过度依赖第一支柱,导致养老金替代率不足以及缴费人减少、领取人增多的结构性矛盾 [4] - 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是当前比较可落地的方法,但面临开户人数少、账户空置以及投资亏损影响信心等挑战 [4] - 中国投资者习惯于保本保息模式,尚未形成如美国401K计划中投资、股市上涨、消费、经济促进的良性正反馈机制 [5] 产品创新与投资策略 - 适老化金融产品需具备相对安全、多元化和长期性三个特点 [6] - 目标年龄基金等FOF产品采用定投方式投资,可避免择时风险,在市场下跌时拉低平均成本,追求长期可观收益 [6] - 市场上养老金融产品主要包括储蓄型、投资型和混合型三大品类 [7] 资产配置与市场展望 - 需要引导民众从投资房地产转向投资金融资产,并将部分资产配置到权益资产,以享受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本增值红利 [6] - 权益市场长牛、慢牛被视为解决养老资金来源和支持创新型实体经济融资的关键,期待A股出现跨越经济周期的长牛行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