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泉蚕丝
icon
搜索文档
走近石泉池河养蚕故事 外国记者感叹中国乡村振兴新进程
环球网· 2025-09-19 21:22
核心观点 -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通过数字技术与传统蚕桑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路径 [1] 明星村产业升级概况 - 明星村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3426人,通过农旅融合、文旅融合、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实现特色产业驱动的乡村振兴 [2] - 已建成西北规模最大的蚕桑产业园区和国家AAA级景区,年养蚕6000张、出栏生猪3.6万头、养鸡20万羽,全村总产值达2亿元,村集体经济收益50.6万元,群众人均收入23692元 [2] - 产业链从单一桑园拓展至果桑采摘、蛋白桑体验、观赏桑旅游等一产,桑叶茶、蚕丝被、果酒、文创产品等二产,以及研学旅游、民宿餐饮等三产,形成全面融合格局 [2] 数智化技术应用与效益 - 集约化养蚕室应用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石墨烯变频地暖、超声波加湿、空气质量传感检测等先进技术实现"智慧养蚕" [5] - 通过"六化"技术(小蚕共育智慧化、大蚕饲养省力化、上簇营茧自主化、蚕茧收购电子化、生产设备现代化、蚕辅服务数字化)缩短养殖周期,提升品质,增加养殖批次 [5] - 2025年石泉蚕茧最高收购单价达每斤36.6元,平均价格比往年高出5.5元,生丝等级从4A级提升至6A级,蚕农每张蚕可直接增收600至1500元 [5] 石泉县蚕桑产业整体规模 - 石泉县兴桑养蚕历史可追溯至西周,全县拥有桑园7.6万亩,覆盖139个村和社区,带动1.9万余户农户 [7] - 2024年养蚕8.8万张,产茧3630吨,产业总产值达19.5亿元,产业链延伸至缫丝织绸、文创旅游和电商销售 [7] - 打造"石泉蚕丝""石泉桑蚕茧"两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石泉蚕丝"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单 [7] 国际影响与发展愿景 - 石泉的探索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可借鉴样板,阿塞拜疆等国记者认为结合中国技术与其本国资源可促进丝绸生产进入新市场 [9] - 石泉县正推动蚕桑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一片桑叶富裕一方百姓、一枚金蚕助推乡村振兴"为目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