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便民服务
搜索文档
民生论谈丨一刻钟“幸福半径” 激活社区消费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9-25 15:49
政策部署与目标 - 商务部等13部门于2023年7月11日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旨在为2025年做好收官并为未来五年建设积累经验[3][5] - 商务部等9部门于今年9月19日发布《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提出到2030年实现“百城万圈”新目标,即确定100个试点城市,建成1万个便民生活圈[6] - “百城万圈”目标具体包括打造500条“银发金街”、500个“童趣乐园”,推动居民满意度达到90%以上,商业网点连锁化率达到30%以上[6] 市场空间与产业机遇 - 便民生活圈建设将酝酿巨大的万亿级消费市场新蓝海[1][4] - 截至2025年7月底,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6255个,涉及商业网点150.3万个,服务居民1.29亿人[4] - 依托“百城万圈”目标,银发经济、托育产业、社区商业、城市更新等系列部署将带来巨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为关联产业发展创造增量空间[6] 业态规划与服务内容 - 在居民“家门口”(步行5—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引进智能零售终端[4] - 在居民“家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4] - 第三届“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月”活动围绕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一老一小”服务、老字号、餐饮服务、促销活动、便民服务和公益宣传进社区等六个方面,确定了36项重点配套活动[5] 就业创造与经济效益 - 现有的6255个便民生活圈已经创造了732.4万个就业岗位[7] - 按照到2030年建成1万个便民生活圈的规划,或将带来超过千万个就业机会[7] - 社区商业“毛细血管”将与国民经济“主动脉”同频共振,激活社区消费潜能[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