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禹龙号深水检测载人潜水器
icon
搜索文档
九秩华章使命在肩 科技报国初心如磐
中国能源报· 2025-10-20 15:29
历史沿革与战略定位 - 公司前身为1935年成立的中央水工试验所,是我国最早的水利交通能源综合性科研机构,开辟了现代水利交通能源科学研究先河[3] - 90年发展历程中,公司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成为横跨水利、交通、能源三大行业的国家级科研机构[1][22]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司明确服务水利、交通、能源等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科研方向,构建了完整的创新链条[4] 科研体系与平台建设 - 公司拥有13个研究部门,4个国家级和14个部省级科研创新平台,6大创新研发基地,60多个专业研究方向[4] - 定期公开出版8种学术期刊,已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1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90项[4][6] - 国家能源局依托公司成立"国家能源水电工程安全与环境技术研发中心",承担千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能源科技项目[16] 水电领域技术服务 - 服务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等重大工程,承担高坝大库灾变机理与防控技术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 - 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三峡、葛洲坝、小浪底、溪洛渡、向家坝、锦屏、糯扎渡等水电站[10] - 牵头制定或修订《小型水电站机电设备报废条件》等5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参与绿色水电示范电站审核[8] 火电核电与新能源服务 - 承担从辽宁到海南的沿海火核电及部分国外核电相关研究,包括福清核电、广东陆丰核电等重要项目[10] - 开展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重力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关键技术研究,解决江苏如东、浙江温岭等海上风电建设难题[12] - 技术服务覆盖辽宁龙潭、吉林大沙河、黑龙江亚布力、甘肃黄羊、重庆奉节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12] 国际化合作与人才培养 - 与全球80多个大学、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完成100多项涉水领域海外工程科研项目[16] - 建立4个海外技术转移中心,为130多个国家培养近6000名政府官员与技术专家,推动中国技术标准走向世界[16] - 公司被誉为水利科研人才摇篮,孕育了郑肇经、黄文熙、严恺、窦国仁、沈珠江等多位院士,构建了"院士领衔、中青年担纲"的人才梯队[18]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 - 通过设立南京瑞迪科技集团,将"五大科技企业"和"五大事业板块"打造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12] - 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工程建设全链条提供更优质、全方位的技术服务[12] - 公司发展史是中国水利、交通、能源行业的技术进步史,始终站在行业创新前沿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工程现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