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迪华G8.6 OLED量产级多应用喷墨薄膜沉积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5)》发布 显示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新华财经· 2025-11-04 12:38
行业核心数据与排名 - 2024年中国新型显示产业产值规模达到7400亿元,同比增长12%,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49% [1] - 面板市场占有率达到55%,材料市场占有率达到43%,均位居全球第一 [1] - 2024年至2025年中国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城市分别为合肥、深圳、成都、广州、武汉、北京、厦门、苏州、重庆、南京 [1] - 行业实现从"规模领先"到"质量领跑"的跨越 [1] 行业发展挑战 - 原创性技术储备仍有不足,知识产权建设亟待加强 [1] - 传统应用与新兴应用的承接速度不及预期,市场增长有待加速 [1] - 产业配套体系尚不完善,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需要 [1] 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 强化顶层设计,做好"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有序推进产业升级 [2] - 构建产业生态,推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均衡发展,加快构建完整且各具特色的产业生态体系 [2] - 促进协同开放,对内加强地区间协同合作,对外积极拥抱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2] - 以深化AI融合为着力点,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显示产业的创新应用,构建AI与显示产业的协同发展生态 [2] 具体产品与技术进展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长虹AI TV追光100Q10Air"入选十大创新产品,其特点是采用隔空触控和精准指向技术,是行业首款"治愈系"AI TV [2] - 科迪华发布G8.6 OLED量产级多应用喷墨薄膜沉积平台 [2] - 联得装备发布G8.6 OLED大片贴合设备与EHD点胶设备两款国产首台套设备,显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 [2]
我国OLED屏全球市占率达到52%AI与柔性显示加速融合
中国证券报· 2025-11-04 04:11
行业战略地位与市场成就 - 显示产业被定位为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1] - 2024年中国AMOLED显示器件(包括柔性和刚性面板)出货面积接近880万平方米,全球市场占比首次超过海外竞争对手,达到52%[1] - “十四五”期间,中国在新型显示技术领域实现从技术追赶到技术引领的转变[1] 产业投资与合作项目 - 在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总投资额达157.4亿元人民币的13个新型显示产业合作项目集中签约,覆盖显示产业链各环节[1] 核心设备与技术突破 - 科迪华发布G8.6 OLED量产级多应用喷墨薄膜沉积平台,在打印精度和生产效率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支持从高精度图形化到像素沉积的全工艺链[2] - 联得装备发布G8.6 OLED大片贴合设备,首次实现国产设备在EAC段贴合保护工艺的突破,有效防止OLED面板在制程中的损伤[2] - 联得装备的EHD点胶设备采用电流体动力技术,具备10微米级超窄线宽和优异的异型填充能力,首次实现该技术在国内的量产应用[2] - 三项国产高端显示装备的发布表明中国显示产业链掌控能力提升,产业制造装备迈向高端化新阶段[2] 人工智能与显示技术融合 - 柔性AMOLED显示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协同,可将AI的语音交互、环境感知能力以可视化、可触摸的形式呈现,成为AI赋能智慧家居的重要载体[1] - 京东方推出蓝鲸显示大模型,具备全模态、多场景、高精度、强推理特征,在工作、家居、文娱等场景展示多款AI应用[4] - 维信诺展示的柔性AMOLED智能生态管家可视觉化管控全屋设备,其智能音箱作为智能家居核心,具备360度全景可视化特性[4] 创新显示技术产品 - 维信诺推出260Hz超高刷新率屏幕以无延迟呈现AI生成的动态效果,并推出全球首款低反射COE柔性AMOLED技术等低功耗解决方案[5] - 极窄边框和柔性技术不仅提升屏占比,更让设备形态能随AI场景需求灵活变化[5] - 大会发布了“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创新成果:十大创新产品、十大创新技术(应用)”,覆盖产业链各关键环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