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仿人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熊蓉与机器人打交道25年——一位女科学家的“相对稳态” - 今日头条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23 21:15
人物背景与成就 - 熊蓉现任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长期专注机器人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研究,在视觉识别、动态环境建模、仿生腿足运动控制等领域取得系列成果 [3] - 2000年带领3名学生组建浙大机器人初创团队,2003年研制出中国最早的RoboCup小型足球机器人雏形,2012年起4次获得世界机器人大赛冠军 [8][10][14] - 2011年主导开发全球首对快速连续对打仿人机器人"悟"与"空",反应速度0.1秒,预判旋转球误差小于2.5厘米,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12][26] 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 - 足球机器人ZJUlict采用四轮全方位移动机构,加速度连续轨迹规划及多机智能决策系统,2013年RoboCup决赛击败卡内基梅隆大学,其抗干扰设计为后续产业化奠定基础 [25] - 2015年团队研发国内首套无轨自主导航AMR智能搬运机器人,应用于3C、汽车、新能源等行业,解决工厂物流升级痛点 [16] - 2024年推出"领航者1号"人形机器人整机,具备双足行走和简单任务能力,8月升级为"领航者2号",负载能力提升至5kg,末端控制精度达0.1mm,275TOPS算力GPU支持工业场景作业 [19][27] 行业应用与战略方向 - 团队早期技术聚焦动态环境感知与多机协作,2010年后转向具身智能,通过视觉/力觉/触觉多模态融合训练机器人实现"感知-推理-交互"闭环 [20] - 当前研发重点为高精度轻量化仿人臂,单臂自重负载比超0.75,专注工业场景而非全人形设计,以解决运动灵活性与操作精度的矛盾 [23] -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产业方实现通用人形机器人全域自研,组建含硬件/算法/软件等近20个分组的全链路团队,推动技术产业化 [19][27] 行业生态与竞争格局 - 人形机器人赛道呈现爆发态势,国内外企业聚焦跳舞、空翻等炫技功能,但熊蓉团队坚持工业场景落地优先策略 [20][21] - 全球制造业面临劳动力结构性矛盾,人形机器人成为科技博弈新战场,中国企业在灵巧操作、环境适应等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23][24] - 产业链涵盖工业机器人(埃斯顿、节卡)、服务机器人(亿嘉和、普渡)、核心零部件(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企业集群 [3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