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一壁相关结构
icon
搜索文档
可控核聚变:国际堆建设及国内招标大年
2025-05-08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可控核聚变行业 - **公司**:美国 CFS 公司、中国能量基点、新奥集团、新环巨能、瀚海巨能、聚变新能、金达股份、西部超导、应流股份、安泰科技、伊力特公司、永鼎股份、联创光电、广大特材、九必特材、航天晨光、国光电器、高澜股份、雪人股份、中国核电、景业智能、中国聚变能源、浙能电力、中国石油、合端智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全球可控核聚变产业加速发展**:多数公司预计在 2025 - 2035 年实现商用发电,打破传统“50 年建成”预期,如美国 CFS 公司预计 2026 年第一个小堆实现发电[1][15] - **中国可控核聚变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由中核集团和中科院牵头成立两大产业联盟,成员逐步扩大;BEST 项目建设进度超预期,2025 年将集中释放招标金额;国内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竞争并取得技术突破;融资活动自 2022 年以来逐步增加;多地出台政策支持核电发展,预计今年中国核聚变板块整体表现良好[1][3][5][7][9][10][17] - **国际上部分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美国 CFS 公司搭建环向场磁体单元并选址建首座商业聚变电站;法国 ITER 项目完成超导电磁体系统全部组件建造[2][6][11] - **核聚变能源发展有明确阶段和关键参数**:从科研实验到商业应用分六个步骤,关键参数 q 值大于 1 有商业化基础,大于 30 进入商业应用阶段[13] - **核聚变产业链有高价值环节和核心企业**:超导磁体、真空相关结构和第一壁相关结构是价值量最大的三个环节,涉及西部超导、合端智能、国方电器、安泰科技等核心企业[3][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民营企业技术突破及计划**:新环巨能 2024 年 11 月实现球形托卡马克装置突破,预计 2027 年底至 2028 年初推进商业示范堆建设;新奥集团与中科大课题组合作研发的新一代科学研究装置计划 2025 年完成;瀚海巨能与西南物理研究院合作研发设施预计 2025 年建成[7] - **融资情况**:能量基点 2024 年融资金额显著攀升,巨量引擎达到 95 亿;2025 年中国聚变能源获得浙能电力和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入股;中国石油对聚变新能进行投资[9][10] - **国际竞争格局**:美国国家队侧重惯性约束,民营创业企业侧重托克马克磁性约束装置;日本 JT60 科研装置不断取得进展;英国发布大规模生产聚变极钢的文件;美国提供 1.07 亿美元资金用于核聚变创新研究引擎[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