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磁体
搜索文档
\十五五\规划将量子科技列为未来产业核心赛道,关注北交所量子科技产业链企业: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四十八期(20251026)
华源证券· 2025-10-29 13:21
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将量子科技列为未来产业核心赛道 工信部首提量子信息纳入核心议题 [1][2][7] - 2025年中国量子科技行业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35%-40% [1][2][33] -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表现强劲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当周股价涨跌幅中值为+4.35% 90%公司上涨 [2][38] 量子科技产业前景与政策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解读"十五五"规划建议 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推动量子科技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2][7] - 中国量子技术研发取得关键进展 包括2025年3月问世的"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 2025年7月保真度达99.4%的新型量子纠缠光源 以及300公里级量子直接通信网络 [2][8] - 量子信息产业主要包括三大领域:量子计算(算力飞跃)、量子通信(信息安全)、量子测量(精度提升) [8][10][13] 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预测 - 量子计算: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1亿美元 预计2027年增长至76亿美元 2030年商用元年市场需求或超1000亿美元 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达79.72% [2][14] - 量子通信:2022年全球QKD市场规模为8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到35.04亿美元 2030年全球产业规模预计达78.5亿美元 [2][21] - 量子测量:2022年全球量子精密测量市场规模为13.27亿美元 预计2030年增长至25.27亿美元 [2][25] 中国量子科技发展现状 - 资本层面 2024年全球量子计算领域融资额达48亿美元 中国占比35% 阿里、腾讯等科技巨头通过"硬科技+场景化"布局 [2][33] - 专利方面 2000-2024年间中国在量子技术专利申请量全球最多 占比28% 尤其在量子计算领域申请最多 [31] - 区域发展 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已形成量子产业集群 [33] 北交所量子科技产业链企业 - 报告梳理出北交所中业务涉及量子科技产业链的企业共5家 [2][34] - 富士达在量子通讯领域的量子连接器和量子电缆技术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2][34] - 艾融软件已完成某国有大行和某城商行的量子通讯实施和验收 [2][34] - 巨能股份子公司巨能未来涉及量子计算技术服务业务 [2][34] - 坤博精工开发量子重力仪稳定平台 辰光医疗掌握超导磁体技术为量子计算提供关键设备 [2][34] 北交所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 报告锁定153家核心标的池 当周北证50、沪深300、科创50、创业板指涨跌幅分别为+2.74%、+3.24%、+7.27%、+8.05% [2][38] - 当周涨幅前五公司为路桥信息(+28.86%)、旺成科技(+16.39%)、海能技术(+14.84%)、天罡股份(+12.70%)、铁拓机械(+11.63%) [2][38][42] 北交所各行业估值与市值变化 - 信息技术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59.3X升至62.4X (+5.26%) 市值中值由22.5亿元升至23.4亿元 路桥信息(+28.86%)等涨幅居前 [2][54][56] - 电子设备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55.9X升至56.8X 市值中值由22.8亿元升至24.3亿元 海能技术(+14.84%)等涨幅居前 [2][43][45] - 机械设备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52.5X升至54.4X 市值中值由22.6亿元升至24.5亿元 铁拓机械(+11.63%)等涨幅居前 [2][50][52] - 汽车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33.6X升至34.1X 市值中值由20.0亿元升至21.1亿元 旺成科技(+16.39%)等涨幅居前 [2][59][62] - 新能源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35.2X升至35.4X 市值中值由25.0亿元升至25.3亿元 纳科诺尔(+9.55%)等涨幅居前 [2][64][67] 重点公司公告 - 建邦科技与海邦光科拟共同在山东省青岛市设立公司 暂定名青岛建邦智光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万元 建邦科技持股51% [3][70] - 鼎智科技以57万元对价购买控股子公司江苏斯特斯19%股权 交易后持股比例由51%增至70% [3][70]
好盈科技IPO拟募资19.6亿,250亿估值行业龙头海辰储能再战港交所
搜狐财经· 2025-10-27 21:23
A股市场新股上市表现 - 超颖电子于上交所主板上市,主营业务为印制电路板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以汽车电子PCB为主,是国内少数具备多阶及任意层互连HDI汽车电子板量产能力的公司之一,上市首日股价收涨397.60%,截至10月27日股价较发行价17.08元/股上涨386.01%,总市值约363亿元 [3] - 马可波罗于深交所主板上市,主要从事建筑陶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市首日股价收涨128.80%,截至10月27日股价较发行价13.75元/股上涨100.15%,总市值约329亿元 [4] A股市场上市审核进展 - 上交所科创板有2家公司通过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分别为健信超导(主营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核心部件)和沐曦股份(主营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 [5][6] - 深交所主板有1家公司通过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为双欣环保(主营聚乙烯醇全产业链产品) [5][7] - 上交所科创板有1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为好盈科技(主营无人机动力系统) [9][10] - 报告期内A股市场无公司被暂缓审议,也无公司终止上市审核 [8][12] 港股市场新股上市表现 - 港交所主板有2家公司上市,聚水潭为中国最大的电商SaaS ERP提供商,2024年市场份额为24.4%,上市首日收涨23.86%,截至10月27日总市值约149亿港元 [13][14] - 广和通为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上市首日收跌11.72%,截至10月27日总市值约260亿港元 [13][14] 港股市场上市准备与申请 - 港交所有6家公司进行新股招股,其中4家已完成招股,包括三一重工(工程机械)、滴普科技(企业级大模型解决方案)、八马茶业(茶叶供应商)、剑桥科技(光通信及无线技术解决方案)、明略科技(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及赛力斯(新能源汽车) [15][16] - 港交所主板有4家公司通过上市聆讯,包括旺山旺水(神经精神及生殖健康领域小分子药物)、天域半导体(碳化硅外延片制造商)、百利天恒(肿瘤大分子治疗领域)及乐舒适(新兴市场卫生用品公司) [17][18][19] - 港交所有8家公司递交主板上市申请,包括禹王生物(全球最大食品级精制鱼油供应商,2024年市场份额8.1%)、滨化股份(A股综合型化工集团,中国最大粒状烧碱等产品生产商)、协创数据(A股智慧存储设备及智能摄像机制造商,2024年全球市场为第二大国内智慧存储设备制造商)、智汇矿业(西藏锌铅铜矿业公司)、中伟股份(A股新能源材料公司)、和辉光电(A股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2024年全球中大尺寸AMOLED显示面板出货量位列第三)、江西生物(中国最大的人用破伤风抗毒素提供商,2024年市场份额65.8%)及海辰储能(全球新能源科技公司,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三,达35.1GWh) [20][21][22][23][24][26][29][31][33][35][36][39][42]
又一芯片龙头IPO过会丨IPO一周要闻
搜狐财经· 2025-10-26 08:06
IPO市场整体概况 - 年内安排上会企业数量达67家,已超去年全年 [2] - 目前共有275家企业正在IPO排队,北交所存量企业数量居首,达169家,占比超六成 [2] 本周过会企业:沐曦股份 - 公司科创板IPO拟募资39.04亿元,计划发行不超过4010万股A股普通股 [3] - 主营业务为研发、设计和销售应用于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通用计算与图形渲染领域的全栈GPU产品 [3] - 2024年营业收入为7.43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20亿元 [3]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09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为-2.33亿元,累计亏损超32亿元 [3] - 实际控制人陈维良合计控制公司22.94%的股权,主要股东包括混沌投资及葛卫东、经纬创投、红杉资本等明星机构 [3] 本周过会企业:双欣环保 -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PVA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4]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4.86亿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85亿元 [4]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7.97亿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9亿元 [4] 本周过会企业:爱舍伦医疗 - 公司主要从事应用在康复护理与医疗防护领域的一次性医用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92亿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213.30万元 [5]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38亿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784.70万元 [5] 本周过会企业:健信超导 - 公司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6]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25亿元,净利润为0.56亿元 [6]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2.52亿元,净利润为0.32亿元 [6] - 公司拥有授权专利85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并入选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6] 新增上市企业:马可波罗 - 公司于10月22日在深交所上市,发行价13.75元/股,发行市盈率14.27倍,首日股价大涨128.8%,总市值达376亿元 [7] - 2024年营业收入为73.2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27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18亿元,归母净利润6.55亿元,并预计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10亿元至10.5亿元 [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全国已建立8276家销售终端 [7] 新增上市企业:聚水潭 - 公司于10月21日登陆港交所,为首家上市的中国电商SaaS ERP提供商,首日股价上涨24%,市值突破160亿港元 [8] - 营收从2022年的5.2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1.9% [8] - 2024年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为4898.8万元,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达4696万元 [8] - 此次IPO全球发售6816.62万股,预计募集净资金约19.376亿港元 [8] 新增上市企业:海西新药与广和通 - 海西新药于10月20日港交所主板IPO上市,全球发售1150万股股份,首发募集资金约9.94亿港元,市值86.03亿港元 [9] - 广和通于10月22日完成"A+H"上市,全球发售1.35亿股股份,首发募集资金约29.04亿港元,市值248.91亿港元 [9] 近期递表企业:晶存科技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嵌入式存储产品独立厂商,已向港交所递表 [10] - 2024年收入为37.14亿元,年内利润为8888.7万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为1.36亿元 [10] 近期递表企业:新荷花 - 公司为国内中药饮片头部企业,于今年内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1] - 收入从2022年的7.80亿元增至2024年的12.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7% [1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34亿元,已近2022年全年的八成,普通饮片占比稳定在80%以上 [11] 近期递表企业:滨化股份 - 公司正式启动"A+H"双资本平台战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2]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粒状烧碱、食品级片状烧碱、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及氯丙烯生产商 [12] - 2024年收入为102.28亿元,期内利润为2.17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73.54亿元,同比增长61.36% [12] 近期递表企业:思卓基础设施基金与擎天全税通 - 思卓基础设施基金递表港交所,该基金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向基础设施行业提供私人优先及次级贷款 [13] - 擎天全税通递表港交所,2024年在中国跨境企业智能财税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7% [13] 近期递表企业:首创证券 - 公司正式递表港交所,启动A+H两地上市 [14] - 2024年总收入约为35.88亿元,期内利润为9.85亿元 [14]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收入及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在A股上市证券公司中分别排名第五及第十 [14]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1023
西部证券· 2025-10-23 10:14
核聚变行业深度研究 - 核聚变产业进程加速,政策、资本支持及AI发展推动产业进程提速,约84%的受访公司认为核聚变供电有望于2040年前实现 [6] - 托卡马克是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路径,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研发的EAST于2025年1月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下1000秒"高质量燃烧" [7] - 以ITER为例,托卡马克的磁体、真空室及真空室内构件分别占总成本的28%、8%和17%,高温超导材料应用有助于提升聚变反应率并推动装置小型化 [8] - 中国CFETR、欧盟EU-DEMO、韩国K-DEMO等示范堆电厂计划于2035年至2040年开始建设,并于2050年开始运营 [6] - 投资建议关注低温超导磁体、高温超导、真空室、真空杜瓦、偏滤器&包层、电源等相关产业链公司 [2][9] 云赛智联(600602.SH)2025年三季报点评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99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下降8%;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14.67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增长12% [10] - 公司积极参与"上海算力"建设,参股企业上海智能算力科技有限公司已形成万卡规模的智能算力供应,松江智算中心(一期)通过"5A级算力性能等级认证" [10] - 公司已连续第五年承接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数据运营服务,并积极开拓出海业务,作为微软、阿里、华为等云厂商的合作伙伴,向超过1万家客户提供MSP云服务 [10][11]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收入分别为64.34亿元、75.16亿元、88.18亿元,同比增长14.4%、16.8%、17.3% [3][11] 神火股份(000933.SZ)2025Q3点评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10.05亿元,同比增长9.50%,归母净利润34.90亿元,同比下降1.38%;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105.76亿元,同比增长4.79%,归母净利润15.85亿元,同比增长26.39% [12] - 公司报表质量改善,截至2025Q3经营性净现金流为68.98亿元,同比增长8.56%,资产负债率为51.06%,同比下降2.32个百分点,合同负债为8.49亿元,同比增长145.28% [12] - 煤价触底回升,6-9月焦煤月平均价格分别为1102、1200、1425、1441元/吨,进入第四季度旺季后公司有望迎来煤铝齐飞的有利局面 [13]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EPS分别为2.41、2.67、2.96元,PE分别为10、9、8倍 [3][14] 金力永磁(300748.SZ)25年三季报业绩点评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53.73亿元,同比增长7.16%,归母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161.81%,毛利率为19.49%,较上年同期增加9.46个百分点 [4][16] - 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总收入18.66亿元,同比增长12.91%,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172.65%,毛利率为25.31%,同比增加12.5个百分点 [17] -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6.15亿元,对应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23.46%;节能变频空调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4.46亿元,对应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18.48% [17] - 截至2025年10月21日,中国镨钕氧化物价格为50.63万元/吨,较2025年1月1日涨幅为27.27% [18] 生猪行业动态跟踪 - 2025年9月上市猪企出栏量为1529.34万头,同比增长27.11%,环比下降5.92%;前三季度累计出栏量为1.39亿头,同比增长20.39% [20] - 2025年9月上市猪企营业收入为216.47亿元,同比下降18.74%,环比下降10.77%;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2228.71亿元,同比增长7.15% [21] - 2025年9月上市猪企生猪销售均价环比下降5.42%,同比下降30.18%,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销售均价分别为12.88、13.18、12.89元/公斤 [22] - 投资建议把握生猪养殖板块布局机会,关注出栏增长确定性强、经营稳健的猪企,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 [23] 北交所市场点评 - 2025年10月21日北证A股成交金额达189.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51.06亿元,北证50指数上涨2.04%,PE_TTM为68.66倍 [26] - 市场情绪提振源于政策层面北交所"920时代"统一代码体系全面落地,以及产业层面科技赛道受机构关注,专精特新指数基金有望于四季度发行 [28] - 前三季度国内机器人减速器产量激增1.2倍,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为59.48万套、1350万套,同比分别增长29.8%、16.3% [27] 国内市场指数表现 - 2025年10月23日上证指数收盘3,913.76点,下跌0.07%,深证成指收盘12,996.61点,下跌0.62% [5] - 同日道琼斯指数收盘46,590.41点,下跌0.71%,标普500指数收盘6,699.40点,下跌0.53%,纳斯达克指数收盘22,740.40点,下跌0.93% [5]
可控核聚变深度:核聚变产业进程加速,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
西部证券· 2025-10-22 15:06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超配,前次评级亦为超配,评级变动为维持 [6] 核心观点 - 核聚变兼具能量密度高、燃料供应充足、零排放及安全性高等优势,有望成为人类文明终极能源 [1][15][20] - 政策与资本大力支持推动产业科研进程提速,AI技术在挖掘等离子体运动规律、优化反应条件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加速商业化进程 [1][38] - 全球示范堆电厂如中国CFETR、欧盟EU-DEMO等计划于2035年至2040年开始建设,2050年投入运营,约84%的受访公司认为核聚变供电有望在2040年前实现 [1][36] - 技术路线以托卡马克为主流,其工程可行性及稳定性佳,中科院EAST装置于2025年1月实现1亿摄氏度下1000秒高质量燃烧 [2][56][57] - 托卡马克装置中磁体、真空室等部件占据主要成本,高温超导材料如REBCO的应用有望提升聚变反应率并推动装置小型化 [3][73][80][92] - 投资建议关注超导磁体、真空室、偏滤器等核心部件相关公司 [4] 技术路线分析 - 核聚变主要分为磁约束、惯性约束及引力约束,磁约束中的托卡马克路径技术最成熟且应用最广泛 [2][46][47] - 惯性约束如Z-箍缩能量转换效率达15%,具备小型化及成本优势,但商业化仍需优化 [58][60][68] - 托卡马克通过环向场线圈、极向场线圈等实现等离子体约束,超导磁体系统是核心,ITER装置中磁体成本占比28% [3][50][73][81] 成本结构与部件 - 以ITER为例,托卡马克成本构成中磁体系统占28%、真空室及内构件占25%,高温超导DEMO堆中磁体占比降至12% [3][73][74] - 真空室为反应提供高真空环境,偏滤器清除杂质并采用钨等高耐热材料,包层系统第一壁需应对中子辐照及热负荷 [102][104][106][109] - 高温超导材料如REBCO临界温度高,可减少冷却成本,在核聚变应用中占比达38% [91][92][99][100] 产业发展与规划 - 国内以国家队主导科研,商业化公司负责项目落地,BEST、CFETR、星火一号等装置建设节奏明确 [1][31] - 美国、日本、英国等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如英国追加25亿英镑资助STEP电厂,AI技术助力等离子体控制预测达毫秒级 [36][38][39] - 能量增益因子Q值需大于30才具备商业化潜力,目前NIF实验Q值达1.53,JT-60U实现1.25 [26][27]
健信超导科创板IPO审核通过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14:12
在高场强超导磁体领域(1.5T及以上),健信超导是国内最早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厂商之一,该公司通过自 主研发拥有电磁场设计技术、超低温技术、磁体稳定性控制等核心技术。目前,健信超导已实现零挥发 超导磁体批量供应,不仅有力推动MRI设备国产化率提升,更实现独立磁体供应商切入头部整机企业供 应链的关键突破。据悉,该公司可向客户提供磁场强度0.08T-0.5T的30多款永磁体及配套梯度线圈。 本报讯(记者吴奕萱)10月21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43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公告显 示,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信超导")获得通过,即将在上交所科创板注册上市。 健信超导招股书显示,该公司聚焦医用磁共振成像(MRI)核心部件研发与生产,逐步构建起覆盖"超导 +永磁"两大技术路线、"1.5T-3.0T"全主流场强的产品矩阵。如今,该公司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超导磁体 独立供应商、全球规模最大的MRI设备永磁体供应商,客户涵盖国内外知名企业,为国产MRI设备 从"能用"向"好用"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
健信超导过会:今年IPO过关第61家 广发证券过2单
中国经济网· 2025-10-22 10:36
健信超导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是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是周寅、王振。这是广发 证券今年保荐成功的第2单IPO项目。此前,9月12日,广发证券保荐的雅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过 会。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2日讯 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5年第43次审议会议于2025年10月21日召 开,审议结果显示,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信超导")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 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这是今年过会的第61家企业(其中,上交所和深交所一共过会37家,北交所过会 24家)。 健信超导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 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占MRI设备核心部件成本的比例在50%左右。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许建益直接持有公司41.51%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许建益、许卉及 许电波分别直接持有公司41.51%、4.36%及4.36%的股份,许卉通过凯方投资、启益投资分别控制公司 4.84%、4.84%表决权,三人合计控制公司59.92%表决权。其中,许建益系许卉、许电波之父,许电 波、许卉系兄妹关系。上述三人已于2019年10月18日签署《一致行 ...
健信超导科创板IPO通过上市委会议 2024年全球超导磁体厂商位列第五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20:53
在永磁体领域,公司通过高性能磁性材料及高效磁路设计,并引入低涡流、高开放性等设计技术,可为客 户提供产品系列丰富的高质量永磁体,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MRI设备永磁体供应商。 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磁共振核心部件供应商,健信超导已与国内外知名MRI设备厂商如日本富士胶片集 团、美国GE医疗、意大利百胜医疗、万东医疗、深圳安科、联影医疗、福晴医疗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 系,并通过海外子公司布局及运输过程液氦保持专利技术研发促进MRI设备海外供应链模式的创新,大幅 降低了最终交付成本。公司产品对应的MRI设备超过50%最终销往日本、欧美和其他海外新兴市场区域, 推动MRI设备的全球普及。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将投资于年产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年产600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新 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公司募集资金围绕公司的主营业务展开,聚焦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进一步加大研 发创新投入,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和产品结构,增强公司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21日,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健信超导)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 会议。广发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拟募资8.65亿元。根据灼识咨询数据,以装机 ...
健信超导科创板IPO过会
北京商报· 2025-10-21 18:32
上市审核结果 - 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于2025年10月21日召开会议审议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事项 [1] - 审议结果为公司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1] 上市委关注要点 - 上市委要求公司结合MRI设备市场空间、竞争格局、行业发展趋势说明其独立供应商业务模式的稳定性 [1] - 上市委要求公司结合超导磁体市场空间、公司产品和技术研发情况说明是否具备较大市场空间和较强的成长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