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管老太臭豆腐
icon
搜索文档
人民眼·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丨长三角加力破除市场分割
人民日报· 2025-08-15 12:09
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核心观点 - 长三角区域通过制度创新、基础设施联通、要素市场整合、消费市场统一和监管协同,正在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1][4][6][9][12][16] 政务服务一体化 - 企业跨省迁移实现"屏对屏"办理,江苏启东至上海迁移手续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完成 [2] - 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已实现203项高频服务跨省通办,78个居民服务事项"一卡通用" [4] - 企业注销实现跨省线上办理,安徽居民可在线注销江苏企业 [4] 交通物流网络建设 - 长三角环线高铁G8388次开行1年运送旅客116.7万人次,全程客座率达80.5% [6] - "江海一港通"模式使安徽企业物流时间压缩50%,成本降低30%,2025年上半年业务量同比增长75% [8] - 新安江-千岛湖省际航线实现"一次报名两地游览",带动皖浙旅游消费 [15] 要素市场整合 - "E企融"平台累计为2600家企业授信70亿元,实现浙江企业获得上海银行贷款 [9]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GDP占全国1/15,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13.3% [11] - 浙江企业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实现"上海研发浙江转化"的协同创新模式 [10] 消费市场统一 - 长三角异地异店退货覆盖141家商户,建立跨区域先行垫付资金池 [13][14] - 杭黄旅游廊道协议约定年度双向输送游客30万人次,实施景区门票互惠 [15] - "蜜思肤"等连锁品牌实现沪苏异地退货,退货流程缩短至几分钟 [12][13] 监管协同创新 - 长三角"5市8县"开展跨区域知识产权联合检查 [16][17] - 旅游大巴检查从4地多次检查简化为"一次综合检查多省互认" [18] -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全链条监管,"管老太臭豆腐"年产值达1500万元 [20]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长三角加力破除市场分割
人民日报· 2025-08-15 08:05
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 长三角区域通过"跨域通办"实现企业迁移手续办理时间缩短至不到一个工作日,优化了企业跨省迁移登记注册流程[3] - 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已实现203项高频政务服务和应用跨省通办,40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78个居民服务事项"一卡通用"[4] - 长三角地区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开通连接三省一市的超级环线高铁,单向行驶里程超过1200公里,开行一年乘车人数达116.7万人次,全程平均客座率达80.5%[6][7] 物流与贸易便利化 - "江海一港通"联动接卸模式将芜湖港视为上海洋山港的接卸地,变"陆水中转"为"水水中转",平均压缩50%转驳运输时间和30%物流成本[8][9] - 2025年上半年合肥海关共办理"联动接卸"业务1566票,同比增长75%,该模式已实现安徽省内一类水运口岸全覆盖[9] 金融与科技要素流动 - "E企融·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信易贷服务平台"注册企业超过2600家,48家金融机构发布185款金融产品,累计授信1231笔、金额逾70亿元[10]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连接九城(区),GDP总量占全国比重约1/1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国约13.3%[12] - 南浔(松江)人才科创中心帮助科技企业实现"上海研发、浙江转化",推动光刻胶产品量产[11] 消费市场一体化 - 长三角地区推出"异地异店线下退换货"服务,吴江区与青浦区、嘉善县共同设立先行垫付资金池,141户商家承诺实现"异地消费本地退"[14][15] - "新安江—千岛湖皖浙省际航线"实现"一次报名、两地游览",杭州与黄山签订协议每年互送团队游客30万人次[16] 市场监管协同 - 长三角市场监管部门将"5市8县"纳入跨区域跨部门监管联合抽查城市名单,推动知识产权、旅游行业等领域信用监管一体化[17][18][19] - 嘉善县联合青浦区、吴江区推进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管老太臭豆腐"实现标准化生产,年产值达1500万元[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