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microRNA
搜索文档
运动还能遗传?南京大学张辰宇/陈熹等揭开运动能力的遗传密码:父亲爱运动,竟能促进孩子的耐力和代谢健康
生物世界· 2025-10-07 12:30
研究背景与核心观点 - 传统观点认为运动益处止步于个体本身 但新证据表明父母运动习惯可能以非DNA方式影响后代健康[2] - 精子中的功能性小RNA分子 尤其是microRNA 为生活方式可以遗传的假说提供了新可能[2] - 研究首次揭示精子microRNA可作为表观遗传信息载体 将运动能力和代谢健康从父本跨代传递给后代[3] 实验设计与关键发现 - 对雄性小鼠进行跑台训练后 运动显著重塑了精子microRNA表达谱 多种与线粒体代谢和能量利用相关的microRNA显著上调[6] - 携带运动信息的精子受精后 子代表现出更强运动耐力 骨骼肌线粒体活性增强 氧化型肌纤维比例上升[6] - 通过显微注射实验验证因果性 仅注射运动雄鼠精子小RNA产生的子代即可重现父本运动对子代的促进作用[7] - 运动锻炼与肌肉PGC-1α过表达会重塑精子microRNA 这些microRNA在胚胎早期直接抑制NCoR1 进而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与氧化代谢[7] 机制与意义 - 研究确立了父本PGC-1α 精子microRNA与胚胎NCoR1在传递运动诱导表型中的因果作用机制[11] - 系统揭示了父本运动通过精子microRNA实现运动能力与代谢特征的跨代表观遗传传递[11] - 该发现为理解生活方式如何影响下一代提供了分子证据 并拓展了运动生物学的研究边界[11] - 父亲运动为改善后代健康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