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
搜索文档
A股核聚变概念火爆,9股年内涨幅翻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23:08
行业整体进展与市场表现 - 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2025年世界聚变展望》报告,描绘核聚变能源在科学突破、产业资本和国际合作推动下加速发展的前景 [2] - 国内核聚变标志性项目“BEST”装置取得突破性进展,地方性产业法人主体成立并进行工程招标,预示核聚变正从实验室走向应用 [2] - A股核聚变板块表现强势,Wind核聚变指数10月以来累计上涨6.87%,其间最高涨幅一度超过14%,年内已有中洲特材、合锻智能等9只个股实现涨幅翻倍 [2][3] 关键技术突破与挑战 - BEST装置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交付安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项目预计于2027年完成建设,2030年实现演示发电 [5] - 核聚变商用需实现“能量净增益Q>1”,即发电量超过磁约束耗电量,并需依次挑战等离子体稳态燃烧、示范堆、商业堆及低成本商业化发电等阶段 [5] - 商业化阶段需解决降低成本和材料耐久性,以及关键点火材料氘、氚的可获得性问题,其中氚的自持与增殖循环是重大科学与工程挑战 [5][6] 产业链投资路径分析 - 核聚变与核裂变在技术原理、产业成熟度和产业链构成上存在差异,聚变产业链尚未完全构建 [8] - 燃料端:氘气资源丰富,中船特气拥有10吨/年氘气产能,纯度达5N级;氚需通过中子轰击锂-6实现增殖,东方钽业的铍材等为关键材料 [9] - 设备与材料端:合锻智能为BEST项目直供产品;西部超导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超导线材的中国独家供应商 [9][10] - 传统核电巨头如上海电气、东方电气、中国核建等已深度参与多个聚变项目,承担主机线圈、包层屏蔽模块等关键部件研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