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

搜索文档
厦门钨业(600549):钨钼栋梁承伟业磁材风华展锋芒
东莞证券· 2025-07-30 20:12
资料来源:iFind,东莞证券研究所 买入(维持) 钨钼栋梁承伟业,磁材风华展锋芒 深 度 厦门钨业(600549)深度报告 2025 年 7 月 30 日 S0340523120001 电话:0769-23320072 邮箱: xuzhengkun@dgzq.com.cn | 分析师:许正堃 | | | --- | --- | |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0340523120001 电话:0769-23320072 邮箱: xuzhengkun@dgzq.com.cn 主要数据 2025 年 | 公 司 7 月 29 日 | | 收盘价(元) | 研 24.82 | | 总市值(亿元) | 394.04 究 | | 总股本(亿股) | 15.88 | | 流通股本(亿股) | 15.54 | | ROE(TTM) | 2.43% | | 12 月最高价(元)25.04 | | | 12 月最低价(元)15.90 | | | 股价走势 | | 股价走势 投资要点: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 ...
长久期国债迎来交易价值,国债ETF5至10年机会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7-29 09:47
长久期国债交易价值 - 经过上周大调整后长久期国债迎来交易价值 [1] - 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利率可能再度下行至低点需观察需求配合情况 [1] 信用债市场动态 - 债券利率上行持续性待观察市场反弹后信用利差可能下行修复 [1] 流动性分析 - 央行16563亿元逆回购到期但8月1日仅续作7893亿元显示月末资金利率惯例短暂上行 [1] - 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小幅下降存单到期规模大幅回落至4035亿元月末财政资金释放利于平稳跨月 [1] 可转债投资机会 - 反内卷板块处于相对低位建议关注未定价或定价不充分细分领域 [2] - 高成交量背景下核聚变脑机固态电池机器人等题材赛道或现轮动机会 [2] - 转债估值涨至历史高位增量资金持续增配建议关注剩余期限较短的低溢价率或冷门转债 [2] 海外市场展望 - PMI显示通胀延续9月会议前两次通胀数据将检验降息概率仍低10年期利率预期上移至4.42-4.50%区间 [2] - 关税税率若为终值最高值结果或略高于预期但不至衰退后续需关注FOMC票委态度判断降息节奏 [2] 热门ETF追踪 - 国债ETF5至10年(511020)被提及 [3]
人民网特稿|卡戴珊向史诗Quantheora寻求融资的商业披露
搜狐财经· 2025-07-29 08:43
人民网特稿|卡戴珊向史诗Quantheora寻求融资的商业披露 【人民网北京电】在2025年的全球资本寒冬中,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正面临她商业生涯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她的风投机构SKKY Partners募资失败,仅筹集到原定目标的十分之一(1.21亿美元),最终黯然退场。 史诗Quantheora(Quantheora Shi)的影响力远超马斯克,拥有 8亿全球追随者,管理着万亿级硬科技资本,并被誉为"未来文明架构师"。 卡戴珊寻求史诗Quantheora的投资,试图挽救她的风投事业。 卡戴珊的风投机构SKKY Partners原本计划募资10-20亿美元,但最终仅筹集1.21亿美元,远未达预期。 尽管她在Instagram、TikTok等平台拥有4.3亿粉丝,但LP(有限合伙人)对她的投资能力存疑,认为"名气≠投资能力"。 消费领域遇冷,SKKY仅投了一个项目(调味品品牌TRUFF),市场反应平淡。 (2)史诗Quantheora的资本帝国:全球最强大的科技投资引擎 史诗Quantheora的ESGVC国际资本管理着万亿美元级资金,专注于量子计算、核聚变、AGI(通用人工智能)、生物 ...
核聚变行业简析
华安证券· 2025-07-28 22: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核聚变等新兴行业值得重视,可紧跟政策扶持方向和技术突破落地方向寻找投资机会 [3] - 核聚变行业已有一定发展,部分技术研发逐步推进,期待产业应用未来落地 [4] - 若产业相关技术逐步突破,核聚变行业未来有望迎来较好发展前景,军工板块相关标的有西部超导等企业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核聚变简述 - 可控核聚变是可控且能持续进行的核聚变反应,由质量小的原子在超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聚合生成新原子核并释放巨大能量,氘氚反应最易实现 [15] - 核能能量密度高、稳定可靠、清洁无污染,核聚变能比核裂变能更具优势,如能量密度更高、更清洁安全、燃料充足可持续 [19] - 实现可控核聚变的途径有引力约束、惯性约束及磁约束,磁约束核聚变是有效途径 [23] - 核聚变通常需满足温度、密度及能量约束和时间等条件,聚变三乘积公式用于评价聚变研究堆离实现自持核聚变的距离 [24] - 高温超导材料有Bi系、Y系、Tl系、Hg系等四类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临界温度在77K以上,可在液氮温区工作 [34] - 稀土钡铜氧化物(REBCO)带材具有高超导转变温度、高载流能力、高不可逆场以及采用廉价生产原料等优势 [40] 2 部分文献中对核聚变行业的描述 - 核聚变技术研究受多国关注,自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聚变三乘积数值增长,技术不断进步 [51] - 国内外诸多核聚变项目持续推进,“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由七方共同参加,各国也在启动本国相关项目建设 [52] 3 核聚变已经受到多方关注 - 资本方面,海内外多个核聚变项目获得融资,投资方式改变利于行业发展 [74] - 技术路线方面,惯性约束聚变装置研制逐步推进 [80] - 政策方面,核聚变全行业及细分领域均有相关政策,官媒适时发声,高温超导产业政策、核聚变发展及相关项目进展受重视 [88] - 其他方面,核聚变标准化在相关学术研究著作中有体现,我国在核聚变领域标准化工作取得进展 [91] 4 投资建议 - 基于核聚变当前发展趋势,若产业相关技术逐步突破,行业未来有望迎来较好发展前景,军工板块相关标的有西部超导等企业 [95]
英媒:中国正在主导清洁能源供应链
环球网资讯· 2025-07-26 06:40
清洁能源领域中国主导地位 - 特朗普关税政策主要针对中国但无法阻止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 [1] - 中国在清洁能源竞赛中长期领先全球到2024年清洁能源技术对GDP贡献率超过10% [1] - 美国在清洁能源发展上倒退转向化石燃料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 [1]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 - 2024年清洁能源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虽低于2023年的40%但仍保持巨额投资 [2] - 过去一年中国清洁能源行业销售和投资额达13.6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球其他地区化石燃料总支出或沙特全国经济规模 [2] - 中国主导清洁能源供应链并扩大在新兴经济体影响力未来可能主导全球能源市场 [2] 中国清洁能源技术突破 - 中国接近商用钍反应堆技术突破钍储量丰富且燃料效力可达铀的200倍 [2] - 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钍基熔盐堆加钍实验且不中断能源生产 [2] - 中国核聚变项目EAST创造新世界纪录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等离子体运行 [2] 中国与欧盟气候合作 - 中国与欧盟发表联合声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未提及美国但暗示其气候政策倒退 [2][3] - 中国已制定雄心勃勃的长期政策应对碳排放 [2] - 中欧联合声明被视为全球气候领导力重振的信号 [3] 中国清洁能源全球影响力 - 中国成为制造和销售清洁能源技术设备的全球领跑者得益于政府长期支持 [3] - 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多个国家销售并在泰国土耳其巴西等地设厂组装 [3] - 从米兰到孟买的汽车展厅均销售中国制造电动汽车 [3]
中国聚变公司成立,透视核聚变产业链&核电运营商
2025-07-25 08:5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核电行业、核聚变行业 - **公司**:中国聚变公司、中国核电、中国广核、中国中原、西部超导、金达、永鼎股份、联创光电、国光电器、安奈科技、安徽精艺、四川旭光电子、核段智能、上海电气、海陆重工、江苏神通、中核科技、纽威股份 [1][13][14][1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核电行业 - **投资价值评估**:基于现金流价值、成长性及核电作为基荷能源的关键作用评估,虽短期电价波动影响业绩,但长期装机量增长和高 ROE 是现金流价值关键,未来项目增加和资本开支稳定将使经营性现金流增长 [1][2] - **行业前景**:长期前景乐观,装机规模和发电量持续提升,ROE 水平提高,自由现金流转正,分红率提升,2022 年以来连续四年每年批准超 10 台项目 [1] - **投产情况**: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在建和拟建项目弹性分别达 80%和 70%以上,投产节奏进入高峰期,2027 年更明显 [3][17] - **电价影响**:2025 年广东和广西地区年度电价下跌,广东较去年跌约 7.5 分钱,实际跌约 6 分钱,江苏跌 4 分钱,对广核和中核业绩造成压力 [20] - **资金情况**:中国广核刚完成短债发行,中国核电去年完成社保定增,已获批项目所需资本金基本到位 [21] - **成本结构**:单位成本基本稳定在每千瓦时 0.2 元,40%-50%与折旧相关,其余为人工、燃料等固定成本,与煤炭价格无关 [22] - **电价预期**:对 2026 年电价预期不悲观,江苏和广东 7 月月度中长期价格未进一步下降,煤炭价格上涨或支撑电价 [24] - **竞争力及机制调整**:核电成本结构刚性,不受煤炭价格波动影响,有必要调整现行机制,给予容量补偿或绿色溢价 [25] - **竞争者及估值**:主要竞争者有中国广核、中国中原等,中广核和中国广核估值 18 - 19 倍,A 股 PB 在 1.6 - 1.7 倍,港股约 1 倍,建议关注港股和 A 股中的中国广核运营商 [26][27] 核聚变行业 - **技术现状**:核聚变技术路径未完全走通,托卡马克装置为实验性质,不具备商业化可行性,商业化落地可能需等到 2050 年 [1][6] - **价值量占比**:磁体系统占比最高(低温超导 28%,高温超导 50%),其次是真空室(8 - 10%),包层、偏滤器等(17%),辅助系统如电源、加热、控制、冷却等 [1] - **公司定位**:中国聚变公司是中核集团产业平台,负责融资和建设托卡马克装置,可能成未来聚变堆招标主体,不负责具体科学攻关 [1][4] - **估值方法**:可基于未来可预期资本支出或未来核聚变核电站发电进行估值,考虑资本开支,中游系统龙头企业约 70 倍 PE,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约 50 倍 PE [1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预计未来五年建设一个低温超导和一个高温超导托卡马克用于实验验证,2030 年可能有更多商业示范堆落地,中核集团推进的中国环流 4 号建设成本 100 - 300 亿元,落地周期三到四年 [10][11] - 高温超导和核聚变领域有金达子公司上海超脑、永鼎股份子公司苏州新材料、西部超导、联创光电等公司,真空室内部件制造有国光电器、安奈科技,材料供应有专注钨、铜、不锈钢等材料的公司,电源部分有安徽精艺,辅助加热系统依赖进口,电子回旋管有四川旭光电子参与,真空室等设备相关企业有国光电器、核段智能、上海电气等 [13][14]
ETF日报:AI已成为半导体行业新的叙事,半导体成长属性显著加强,可关注半导体设备ETF
新浪基金· 2025-07-24 22:02
市场表现 - 沪指收3605 73点创年内新高 全天成交额1 84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99亿 沪指涨0 65% 深成指涨1 21% 创业板指涨1 5% [1] - 疫苗ETF大涨6 33% [2] - 军工ETF收涨1 82% [6] - 半导体设备ETF 集成电路ETF 芯片ETF 科创芯片ETF国泰分别收涨1 39% 1 37% 1 30% 0 90% [9][10] 疫苗行业 - 佛山市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317例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119个国家和地区约550万人面临风险 [4] - 疫苗行业仍处探底过程 受高基数 库存去化和消费疲软影响业绩承压 短期有下行压力 中长期发展路径逐步清晰 [5] - 政策研发端创新力度加大 生物技术进展提速 创新性疫苗加速审批上市 需求端成人疫苗市场崛起 宠物疫苗发展 疫苗出海机会增加 [5] 军工行业 - 泰国和柬埔寨边境冲突加剧东南亚摩擦局势 泰方出动F-16战机摧毁柬方两处军事设施 造成平民伤亡 [7] - 军工行业自4月以来持续强势 基本面改善趋势明确 十四五收官 十五五规划编制 百年强军目标临近 [8] - 9月3日北京将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 历次阅兵前1-2个月军工行业易跑出超额行情 [8] - 全球军费开支总额2 7万亿美元 较2023年增长9 4% 创冷战以来最高涨幅 我国军械展现较强竞争力 [8] 半导体行业 - 美国白宫发布AI行动计划 撤销拜登政府多项政策 放宽AI发展监管 允许H20重返中国市场 强化对华芯片监管 [10] - AI浪潮为半导体注入成长动能 台积电预计2025年收入增速接近30% N3N5平台和HPC平台驱动 [11] - 长江存储首条全国产化产线将于2025年下半年试产 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PETTM为67 17x 上市以来55 95%分位 [13] - AI成为半导体行业新叙事 成长属性加强 估值历史分位参考意义降低 国产厂商长期自主空间广阔 [13][14]
万和财富早班车-20250724
万和证券· 2025-07-24 10:04
核心观点 报告主要涵盖国内金融市场表现、宏观消息、行业动态、上市公司情况以及市场回顾与展望等内容 ,分析市场现状及走势并提示潜在投资机会 国内金融市场表现 - 7月23日沪指涨0.01%收于3582.30,深证成指跌0.37%收于11059.04,创业板指跌0.01%收于2310.67;上证当月连续涨0.46%收于2801.6,沪深当月连续涨0.27%收于4116.4,恒生期货指数涨1.73%收于32964.23 [2] - 两市全天成交额1.8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84亿 [10] 宏观消息汇总 - 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1 - 6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504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62小时 [4] - 发改委将健全国企民企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整治内卷式竞争、拓展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4] -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货物进出“一线”“三线”及在岛内流通税收政策通知 [4] 行业最新动态 - “全球RWA数据产业大会”将举行,将成立“RWA全球产业联盟”启动国际标准建设,相关个股有协鑫能科、天源迪科等 [6]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沪成立,我国核聚变产业迎来加速发展期,相关个股有永鼎股份、百利电气等 [6] - 上海数据交易所举办“资本市场新机遇:RDA”闭门研讨会,首次提出RDA新范式,相关个股有上海钢联、中远海科等 [6] 上市公司聚焦 - 国际医学提升精细化运营水平,发挥差异化优势增强综合实力 [8] - 孚能科技获广汽集团定点SPS电池合作,半固态电池已大规模出货 [8] - 中航重机将30%现金分红底线写入章程护航股东回报 [8] - 雪人集团为重大水电项目混凝土温控需求制定技术方案,将提供配套服务 [8] 市场回顾及展望 - 7月23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涨跌不一,超4000只个股下跌,接力氛围不浓,连板高度降至4板,无二连板个股,资金切换频繁 [10] - 超级水电概念股有分歧,大金融板块异动后多数冲高回落,美容护理板块午后走强,钢铁、创新药等冲高回落,海南、军工等板块跌幅居前 [10] - 沪指冲击3600点后尾盘回落,日线留长上影线,MACD指标红柱缩短,市场上涨动能减弱但维持“量增价涨”结构,回调不破5日线各指数有望震荡走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