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羊肉粥
icon
搜索文档
冬季进补有哪些“宜”与“忌”?中医专家这样说
新华网· 2025-11-19 05:18
中医冬季进补理论基础 - 中医提倡冬令进补的理论源于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冬季人体阳气内藏 消化系统功能偏旺盛 此时调养能更好地将营养物质转化为精华之气储存[1] - 冬季进补适宜时间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前夕 北方寒冷地区可适当提前 南方温暖地区可稍作延后 关键是要在身体状况最佳的时刻开始进补[1] 适宜与不适宜进补人群 - 气虚者和血虚者适宜进补 产后 大病后或手术后体虚者也可通过中医调理调气血 补虚劳[1] - 呼吸道感染 咳嗽 高热处于急性期的人及湿热体质舌苔黄腻者不宜进补[1] - 膏方适合需要长期调理的慢性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4] 特定人群进补要点 - 老年人因多个脏腑功能减退 伴有多种慢性病 容易出现虚不受补现象 应平补缓补 切忌峻补猛补[3] - 老年人冬令进补应以健脾益气为首要任务 可选用茯苓 山药等平和之品增强脾胃功能 以核桃 枸杞等食材补益肾精 同时注意气血双补[3] - 部分女性冬天手脚冰凉 面色苍白与血虚寒凝 阳气不足有关 可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 注意腹部 腰部 下肢保暖 每日用40℃左右的水泡脚15至20分钟以温经通络[3] 进补方法与原则 - 除了食补 服用膏方也是冬季进补的传统方法 膏方在我国应用已有千余年历史 具有因人制宜 处方灵活 服用方便 兼具治疗与预防功能等特点[3] - 膏方本质是依据个人体质和证候的特点量身定制的大型复方制剂 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全面诊察后开具 且遵循动态调整的原则 不可一方连用多年[4] -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 进补前应请专业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 综合评判 给出合理进补方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