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生姜羊肉汤
搜索文档
女性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专家提出三点改善建议
中国新闻网· 2025-11-19 16:4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女性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专家提出三点改善建议 11月18日下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中医药冬令进补"专题发 布会。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何迎春在会上发言时介绍,许多女性到冬天都会手脚冰凉、面色 苍白,这跟我们中医所谓的血虚寒凝、阳气不足有关。针对这种人群,我们中医也有一系列的调理方 式,从饮食方面来说,一般我们会主张她吃当归生姜羊肉汤,因为当归补血养血,而生姜温中散寒,而 羊肉有补气血、益虚劳的作用,这三味合一块相得益彰。其次,我们一般还会让她们注意生活方式的干 预,比如注意腹部、腰部、下肢保暖,因为这些地方有重要的经络和穴位,通过保暖达到肢体寒冷缓解 的作用。其次,我们还会让这类人每天养成泡脚的习惯,每次泡15-20分钟,温度40度左右,通过泡脚 也可以达到温经通络的作用。(记者 谢龙飞 制作 刘鹏) ...
冬季进补有哪些“宜”与“忌”?中医专家这样说
新华网· 2025-11-19 05:18
中医冬季进补理论基础 - 中医提倡冬令进补的理论源于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 冬季人体阳气内藏 消化系统功能偏旺盛 此时调养能更好地将营养物质转化为精华之气储存[1] - 冬季进补适宜时间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前夕 北方寒冷地区可适当提前 南方温暖地区可稍作延后 关键是要在身体状况最佳的时刻开始进补[1] 适宜与不适宜进补人群 - 气虚者和血虚者适宜进补 产后 大病后或手术后体虚者也可通过中医调理调气血 补虚劳[1] - 呼吸道感染 咳嗽 高热处于急性期的人及湿热体质舌苔黄腻者不宜进补[1] - 膏方适合需要长期调理的慢性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4] 特定人群进补要点 - 老年人因多个脏腑功能减退 伴有多种慢性病 容易出现虚不受补现象 应平补缓补 切忌峻补猛补[3] - 老年人冬令进补应以健脾益气为首要任务 可选用茯苓 山药等平和之品增强脾胃功能 以核桃 枸杞等食材补益肾精 同时注意气血双补[3] - 部分女性冬天手脚冰凉 面色苍白与血虚寒凝 阳气不足有关 可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 注意腹部 腰部 下肢保暖 每日用40℃左右的水泡脚15至20分钟以温经通络[3] 进补方法与原则 - 除了食补 服用膏方也是冬季进补的传统方法 膏方在我国应用已有千余年历史 具有因人制宜 处方灵活 服用方便 兼具治疗与预防功能等特点[3] - 膏方本质是依据个人体质和证候的特点量身定制的大型复方制剂 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全面诊察后开具 且遵循动态调整的原则 不可一方连用多年[4] -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 进补前应请专业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 综合评判 给出合理进补方案[2]
冬天手脚冰冷怎么办?专家支招
人民网· 2025-11-18 20:19
"这跟我们中医所讲的血虚寒凝、阳气不足有关。血虚四肢不能得到濡养,阳气虚四肢的温煦功能得不到正常的发挥,再加上冬天天气寒冷,人受了寒 邪造成肢体血脉运行不畅,进而导致四肢冰冷。"何迎春表示,表面上看好像是四肢冰冷,其实是体内气虚不足、阳气不足造成的一系列表现。 何迎春介绍说,针对这类人群,中医也有一系列的调理方式。从饮食方面来说,一般会主张这类人群吃当归生姜羊肉汤,因为当归补血养血,而生姜温 中散寒,而羊肉有补气血、益虚劳的作用,这三味合一块相得益彰;其次,要注意生活方式的干预,比如腹部、腰部、下肢的保暖,因为这些地方有重要的 经络和穴位,通过保暖达到肢体寒冷缓解的作用;其次,建议每天养成泡脚的习惯,每次泡15-20分钟,温度40度左右,通过泡脚也可以达到温经通络的作 用。(实习生闫炜对本文亦有贡献)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丁亦鑫 摄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丁亦鑫)许多女性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冷怎么办?在今日举行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 上,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何迎春回答了人民网记者这一提问。 ...
立冬节气 一粥一菜加一茶
北京青年报· 2025-11-04 08:24
立冬节气与养生原则 - 立冬标志着冬季开始,气候特点为寒燥并重,阳气潜藏,阴气盛极 [1] - 此时养生贵在闭藏固本,借天地封藏之势温养下元,化解寒燥相搏 [6] - 饮食原则为温肾藏精、暖中固表、润燥防痹,需温补脾肾同时避免温补伤阴,兼顾秋冬养阴 [1][6][7] 推荐养生膳食 - 红枣桂圆枸杞粥使用红枣10枚、桂圆10枚、枸杞子10克、粳米100克熬制,可温补肝心脾肾,益气养血,暖脾阳而不伤阴 [3] - 当归生姜羊肉汤出自《金匮要略》,使用当归9g、生姜15g、羊肉一斤炖煮,具有温中补虚、祛寒止痛功效 [4] - 姜枣玫瑰花茶由生姜3大片、大枣5枚、玫瑰花10朵冲泡,每日饮用3-5杯,可散寒暖胃,疏肝醒脾,预防风寒外感 [5] 立冬常见健康问题与防护 - 人体阳气内敛易导致肺卫失于温煦,出现鼻干咽痛、咳喘气短等症状 [6] - 寒邪直中筋骨可致腰膝冷痛、手足皲裂,中焦虚寒易引起脘腹冷痛、泄泻清谷 [6] - 防护需护住命门、神阙、涌泉等关键部位,通过睡前泡脚温通经脉,早卧晚起,晨起搓热肾俞穴以助阳气升发 [6]
冬病夏治靠三伏 9个食疗方“吃”走体内寒气
人民网· 2025-07-31 09:50
三伏天食疗驱寒核心观点 - 三伏天人体阳气最旺但易受寒湿侵袭 需通过食疗温通祛寒以预防冬季旧疾 [3] - 中医"冬病夏治"黄金期 针对脾胃虚寒、怕冷畏风、关节酸痛人群效果显著 [3] - 食疗需遵循温补阳气、忌食寒凉、辛开苦降三大原则 [5][6][7][8][9][10] 驱寒食疗原则 - 温补为要 选择温热食材温养脾肾阳气 以阳气驱散内寒 [6][7] - 严忌寒凉 避免冰镇饮品和寒性水果 冰箱食物需加热后食用以防损伤脾阳 [8][9] - 辛开苦降 使用生姜葱蒜花椒等辛温调料发散寒气 搭配苦味食材清心火助消化 [10] 具体食疗方及功效 - 参杞姜枣茶:党参10克枸杞15克红枣6枚生姜3-5片 温中补气生津 适宜气血不足畏寒疲劳者 [13][14] - 双花陈皮饮:干桂花2克玫瑰花3-4朵陈皮丝5克 理气温中解郁 适宜脾胃虚寒气郁者 [15] - 黄芪暖阳茶:黄芪15克桂枝10克大枣3枚 固表通阳御外寒 适宜阳虚易感风寒者 [16][18] - 花椒芽炒蛋:鲜花椒芽50克鸡蛋2-3个 散寒除湿止痛 适宜需散寒除湿者 [18] - 山药栗子焖鸡:鸡肉300克山药200克板栗150克 温补脾胃肾阳 适宜脾胃虚寒肾阳不足者 [18] - 茴香苗拌豆干:鲜茴香苗80克豆腐干100克 醒脾健胃助消化 适宜脾胃气滞消化不良者 [19] -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0克生姜30克羊肉250克 温中补血散寒止痛 适宜寒性痛经体虚畏寒者 [19] - 薏仁冬瓜陈皮鸭汤:老鸭半只薏苡仁30克冬瓜300克陈皮5克 健脾温阳化湿利水 适宜寒湿体质者 [19][21] - 胡椒猪肚糯米粥:猪肚丝适量糯米100克白胡椒碎10克 温中暖胃补虚 适宜胃寒虚弱者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