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短剧作品
搜索文档
“星探”终于探到中老年了
虎嗅APP· 2025-11-17 18:12
中老年短剧演员培训行业现状 - 行业参与者声称其业务合法,并非骗局或割韭菜,并出示相关证照及与当地影视基地的合作项目以证明其正规性[4] - 社交媒体上存在对该行业的负面看法,包括媒体分析的“短剧骗局”以及网友分享的父母花钱参加培训的经历[4] - 行业在去年经历从网友替父母求职到今年培训机构、影视基地大量兴起的快速发展阶段[4] 业务模式与价值主张 - 培训公司将课程划分为周末班、特约班、大师班,对应收费逐级升高,入门级周末班收费几百元,而其他常见课程收费动辄上万元[8] - 业务模式包括小班教学、真棚练走位、接入公司演艺资源库,并承诺优秀学员可获得内推进组的机会,不存在完全没戏拍的情况[8] - “优秀学员”的定义与付费情况相关,更高付费可获得更多戏份甚至定制修改,学员中八成是影视新人,平均年龄近45岁,最高63岁[8][9] - 公司为特约班、大师班学员提供量身定制的短剧主演机会,全片八集以上,但这些作品被描述为剧情性短视频,制作粗糙[9][10] - 除了表演,公司还提供摄影、剪辑、直播等免费技能教学,并设有“老带新”提成机制[11] 市场需求与用户画像 - 横店相关从业人员提及短剧剧组急缺中老年演员,日薪最高可达3000-5000元,普通群演日薪传闻达200元[13] - 70多岁的演员袁吉衣3年出演100多部短剧,成为行业励志榜样和培训案例,但这是幸存者偏差,剧组实际需要的是演技好、性价比高的演员[13] - 目标用户多为刚退休的中老年人,寻求认同感、价值感以及心理补偿,希望通过表演释放压抑情绪[14] - 老年学员偏好题材与年轻人不同,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短剧讲道理、教做人,例如催婚催生主题,而非流行的重生、逆袭题材[14][15] 行业扩张与市场潜力 - 行业不再局限于横店、北京等传统影视重镇,杭州、郑州、成都、长沙等城市也在开发老年短剧拍摄基地[17] - 培训业务在去年布局,今年3月后报名人数显著增加,周末班一度招满20人,部分动力来自刘晓庆等名人演短剧的新闻激励[17] - 中老年人处于“有钱有闲”状态,创作欲旺盛,具备起号优势,且老年网红格局不断变化,存在补位机会[18] - 行业出现诱导老年群体购买内容版权以分红返利的模式,这被描述为击鼓传花的金融游戏,与“返利骗局”类似[19] - 其他行业如美容院、眼科医院开始面向老年预备役短剧演员推出“颜值管理套餐”,显示市场外延在扩大[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