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进给钻装备

搜索文档
经济大省挑大梁·韧性中国|双翼齐飞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
央广网· 2025-05-15 08:55
江苏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突破50%,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二,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4.5件 [1] -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建设研发载体81家,拥有研发人员超13000人,衍生孵化科技型企业1450余家,转移转化技术成果7000余项 [4] - 江苏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成功研发全球首套多电极血管内消融设备、世界最大吨位悬臂式隧道掘进机等"世界级"成果 [8] 航空制造技术突破 - 集萃精密研究院深耕精密与微细制造技术领域,拥有100多项专利,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 [3] - 杨浩骏团队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进给钻装备,在功率体积密度、功率重量密度等指标上对标国际领先水平,自适应低频振动技术超越国外同类装备 [3] - 国产装备已在国内各大主机厂完成应用测试,未来将提升设备轻量化水平和自适应能力 [3]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 江苏省提出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链规模达2000亿元左右,核心产业规模超250亿元,南京全面推进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肢体"等部件研发 [7] - 华夏机器人开发的通用人形交互机器人"夏起"具备灵巧双手、仿生人脸、情感计算等能力,已应用于展厅接待、文旅表演等场景 [5][7] - 企业采取"沿途下蛋"策略,从展厅讲解、儿童教育等易落地场景切入,逐步向康养领域延伸,同时攻克双足行走的场地泛化难题 [7] 产业创新生态建设 - 江苏持续推进"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其中"一中心"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1] - 科研机构与企业形成"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快速通道,紫金山实验室、苏州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方阵协同发展 [8] - 江苏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上具备良好基础,政策、人才和市场共同推动基础研究与创新方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