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托管钱包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非银:加密破圈,互联网券商的弯道超车——加密资产服务研究专题一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30 22:37
加密货币交易市场现状 - 加密货币交易由对冲基金与散户主导,69%的比特币由个人持有,机构投资者贡献约80%的交易量,散户仅占20% [1] - 顶级中心化交易所(如Binance、MEXC、HTX)占全球交易量的50%,是核心流动性中心 [1] - Robinhood自2018年切入加密货币交易,通过简化税务和操作流程吸引散户 [1] 全球监管动态 - 欧盟2023年6月推出MiCA法案,允许券商注册为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CASP),提供托管、交易等综合服务 [2] - 美国2025年7月通过加密货币法案,券商可在CFTC注册为数字商品交易所(DCE)、交易商(DCD)或经纪人(DCB) [2] - 香港证监会提出A-S-P-I-RE线路图,支持证券机构申请数字资产交易平台(VATP)或升级1号牌照 [2] - 新加坡要求境外数字代币服务商注册为DTSP,涵盖交易、咨询等业务 [2] 互联网券商的业务模式 - 流动性是加密交易核心,交易所依赖做市商服务机构客户导致盈利波动 [3] - 互联网券商利用散户流量优势为交易所提供流动性:Robinhood采用PFOF模式赚取点差,富途、老虎直接接入交易所并收取0.08%/0.05%的低费率(低于交易所0.1%-0.3%) [3] - PFOF模式留存客户资产,支持业务场景扩展,如Robinhood推出加密质押、自我托管钱包及股票代币化创新 [3] 行业发展趋势 - 香港互联网券商基于A-S-P-I-RE线路图,可拓展产品创新、保证金、质押融资等增量业务 [1][3] - 券商通过低佣金和便捷化服务满足零售客户需求,复制Robinhood的成功路径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