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强 (Xeons) 处理器
搜索文档
英特尔代工厂,艰难前行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25 11:19
文章核心观点 - 英特尔因技术债务和一系列工艺节点上的失误,导致其在芯片制造领域落后于台积电等竞争对手,目前正通过激进的5N4Y计划(四年五个节点)试图重回正轨,但面临工艺良率、外部客户获取及财务亏损等多重挑战 [2][5][9][13][14] 英特尔的技术困境与工艺路线图 - 英特尔在10纳米及以下工艺节点的商业化上遭遇多年延迟,而竞争对手如台积电则在7纳米和5纳米节点上稳步推进,AMD借此转向台积电并蚕食英特尔服务器CPU市场份额 [3][4][5] - 公司工艺发展出现多次“跳跃”或取消,例如Intel 20A工艺在去年9月被取消,以便集中精力提升18A工艺产能,而原定于今年推出的“Clearwater Forest”Xeon 7处理器已推迟至2026年 [9][11] - 英特尔代工厂的工艺路线图面临严峻挑战,若无法争取到14A工艺的外部客户,其代工业务可能像格芯一样停滞在某个节点上,这对公司产品部门和代工厂均不利 [10][12] 财务表现与运营状况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为136.5亿美元,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6.2%,运营利润为6.83亿美元,占营收5%,相比去年同期91亿美元的运营亏损有显著改善 [19][23] - 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DCAI)事业部销售额为41.2亿美元,运营利润达9.64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5倍,反映了Intel 3和Intel 4工艺的产品组合优化和良率提升 [19][25] - 英特尔代工厂部门持续亏损,运营利润为负23.21亿美元,占营收的-54.8%,同比恶化60.3%,首席财务官指出代工厂处于负毛利率区域,需通过转向更先进工艺来改善成本结构 [14][19] 客户获取与外部合作 - 英特尔代工厂亟需外部客户采纳其18A和14A工艺以实现盈利,公司正与潜在客户深入接触,但尚未有明确订单,政治压力(如美国政府持股10%)可能成为争取客户的潜在因素 [10][17] - 公司与英伟达的合作包括后者购买50亿美元英特尔股份,以及在未来的Xeon服务器CPU中加入NVLink端口,但英特尔已放弃价值200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GPU市场,转而发展AI推理引擎 [18] 工艺良率与成本控制 - 18A工艺的良率目前足以满足供应需求,但未达到能获得适当利润的水平,预计到2026年底良率将改善至行业可接受标准,而14A工艺在同期比较下起步优于18A [13][14] - 公司毛利率受到旧工艺高成本和新工艺启动成本叠加的影响,首席财务官表示转向Intel 4、3、18A及14A等尖端节点将改善成本结构,并减少未来启动成本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