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物流

搜索文档
招商轮船不超18亿收购安通控股 内外贸联动重塑招商集运新版图
长江商报· 2025-07-14 07:29
交易方案变更 - 招商轮船终止原计划的分拆重组上市方案,改为通过股权收购方式整合资源,全资子公司中外运集运以不超过18亿元收购安通控股部分股权[1][2] - 中外运集运通过大宗交易和协议转让方式已收购安通控股7.89%股份,交易价格区间为3.18-3.20元/股,累计交易金额约10.67亿元[2][3] - 交易完成后中外运集运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有安通控股13.80%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3] 战略目标与协同效应 - 资源整合的战略目标不变,旨在实现内外贸联动和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圈的共建共享[1][4] - 中外运集运主营外贸集装箱运输,航线覆盖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运营41艘船,运力约68272TEU[5] - 安通控股深耕内贸集装箱物流,2024年全国港口集装箱总吞吐量超过1580.12万TEU[5] - 业务互补性明显,整合后可打造涵盖外贸集运、内贸物流和汽车滚装运输的综合性航运平台[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招商轮船实现营业收入55.95亿元,归母净利润8.65亿元[1] - 同期安通控股营业收入20.42亿元(同比增长26.35%),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371.53%)[6] 后续计划 - 中外运集运拟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安通控股股份,增持金额3.60-7.20亿元,价格不超过3.20元/股[3]
500亿巨头,重启整合!
中国基金报· 2025-07-12 18:48
交易概述 - 招商轮船全资子公司中外运集运拟以不超过18亿元收购安通控股股份 [1] - 交易方式包括大宗交易、集中竞价、协议转让等 [1] - 交易完成后中外运集运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有安通控股13.80%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2][5] 交易细节 - 已通过大宗交易以1.06亿元受让东方资产持有的0.79%股份 [4] - 拟通过协议转让以2.65亿元受让中化资管持有的1.96%股份 [4] - 拟通过协议转让以6.96亿元受让招商港口等持有的5.14%股份 [4] - 计划2025年7月15日起12个月内增持3.6-7.2亿元股份,增持价格不超过3.20元/股 [5] - 若增持计划全额实施,整体交易总金额约18亿元 [6] 公司战略 - 交易符合招商轮船发展战略,预计不会对公司及股东中长期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7] - 交易价格合理,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正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7] - 公司对关联方不存在依赖,关联交易不会损害公司独立性 [7] 公司业务 - 安通控股以集装箱航运物流为核心,提供全程物流解决方案 [8] - 中外运集运擅长外贸支线,安通控股深耕内贸骨干网络,业务互补性强 [8] - 招商轮船专注于国际货物运输,以油气运输、干散货运输为双核心主业 [11] 财务数据 - 安通控股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42亿元,同比增长26.35% [8] - 安通控股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371.53% [8] - 招商轮船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5.95亿元,同比下降10.53% [11] - 招商轮船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8.65亿元,同比下降37.07% [11] 市场表现 - 安通控股7月11日股价2.91元/股,总市值123.1亿元 [8] - 招商轮船7月11日股价6.14元/股,总市值495.8亿元 [11]
做大做强集装箱航运,招商轮船18亿收购上海股票上市安通控股
搜狐财经· 2025-07-12 16:49
招商轮船收购安通控股股份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外运集运计划以不超过18亿元人民币收购安通控股股份,已通过大宗交易方式以3.18元/股受让东方资产持有的0.79%股份(3333.3334万股),交易对价1.06亿元 [2] - 中外运集运拟以3.20元/股协议受让中化资管持有的1.96%股份(8290.8988万股),交易对价2.653亿元,需国资委批准 [4] - 中外运集运拟以3.20元/股协议受让招商港口持有的0.92%股份(3900万股)及国新资管计划持有的4.22%股份(17850万股),合计交易对价6.96亿元,构成关联交易 [4] 安通控股业务概况 - 安通控股以集装箱航运物流为核心,整合水陆铁运输资源,2024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1580万TEU,数十个内贸港口吞吐量排名前三 [3] - 公司综合运力全球排名第25位,位居国内内贸集装箱物流企业前三甲 [3] 交易进展与审批 - 与东方资产的大宗交易已完成,与中化资管及招商港口等的协议转让需上交所合规确认及股份过户登记 [5] - 关联交易金额未超公司最近一期净资产5%,无需股东大会审议 [5] 公司人事变动 - 董事陶武因工作调整辞职,原定任期至2026年7月28日,辞职不影响董事会法定人数,无未履行承诺 [7][8] 行业动态 - 2025年中国船厂地图更新印刷,涵盖600多家船厂 [1] - 2026年版中国造船地图中英版广告招商启动 [1]
招商轮船: 招商轮船关于子公司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23:18
交易概述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外运集运拟以不超过18亿元人民币为上限收购安通控股股份,交易方式包括大宗交易、集中竞价或协议转让[1] - 已签署三笔具体交易: - 以3.20元/股受让中化资管持有的1.96%股份(8,290.8988万股),对价2.65亿元[1] - 以3.18元/股通过大宗交易受让东方资产持有的0.79%股份(3,333.3334万股)[1] - 以3.20元/股受让招商港口与资管计划合计5.14%股份(2,175万股),对价6.96亿元[2] 关联交易结构 - 交易构成关联方共同投资,因招商港口等6家一致行动人同为招商局集团控制企业[1] - 资管计划主要委托人招商银行的董事长由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缪建民兼任,构成关联交易[2] - 中化资管与中外运集运同属国务院国资委控制,属于同一控制人主体间转让[1] 交易进展与审批 - 东方资产的大宗交易已完成[2] - 中化资管协议转让需国务院国资委批准[3] - 招商港口及资管计划协议转让需上交所合规性确认及股份过户登记[3] - 交易完成后中外运集运将持有安通控股7.89%股份,与一致行动人合并持股13.80%[11] 标的公司情况 - 安通控股注册资本42.32亿元,主营集装箱航运物流及供应链服务[12] - 2024年经审计总资产136.36亿元,净资产107.72亿元,净利润6.10亿元[14] - 2025年一季度未经审计总资产140.72亿元,净利润2.41亿元[14] 后续增持计划 - 拟在12个月内增持3.6-7.2亿元,价格不超过3.20元/股[3] - 可能继续受让招商局集团控制企业持有的安通控股股份[24] - 当前增持不会导致安通控股实控人变化,但未来董事会调整可能引发控制权变更[24] 定价机制 - 大宗交易价格3.18元/股在当日涨跌幅限制内确定[15] - 协议转让价格3.20元/股不低于大宗交易价格下限[15] - 定价经双方协商符合交易所规则,被认为公平合理[15] 合同关键条款 - 中化资管交易:支付100%对价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股份过户[16] - 招商港口交易:公告披露后10个工作日内提交上交所合规确认[20] - 违约金条款:违约方需支付10%转让价款作为违约金,逾期每日万分之五滞纳金[18][22]
海丰国际(01308):海陆一体,时和岁丰
长江证券· 2025-06-11 13: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10][12][1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洲区域内集运市场需求增速高于行业,2024年占全球运量约31%,产业转移将持续利好运量;供给以服务差异化主导,支线船供给压力小,2025 - 2026年增速预计为0.6%和 - 3.0%,联盟重组及301调查落地将提振需求 [3][7][8] - 海丰国际是亚洲区域内集运市场龙头,核心竞争力为高频高密度海陆一体运营模式和低成本策略,注重股东回报,股利支付率维持在70%以上 [3][9][81][114]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净利润为10.94、8.76和8.24亿美元,对应PE为8.9、11.1、11.8倍,按70%分红比例计算,对应股息率为7.9%、6.3%、6.0% [10][119][1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掘金东南亚 - 2025年海运板块受特朗普关税2.0等外部不确定性影响,但市场上调海丰国际预期,报告着重回答亚洲区域内集运是否是好市场、海丰国际是否是好公司两个问题 [16] 海丰国际:专注于亚洲区域内集运市场 - 海丰国际成立于1991年,前身从事货运代理,后拓展至东北亚和东南亚,成为亚洲区域内集运市场龙头,提供综合航运物流服务,经营航线78条,覆盖81个港口,经营约208万平方米堆场和15.3万平方米仓库 [21][22] - 公司实控人为杨绍鹏,通过家族信托拥有41.25%股权,高管团队航运业经验丰富,核心成员伴随公司成长超20年,从业年限超30年 [6][27] 亚洲区内集运市场:长期受益于产业转移 - 亚洲区域内集运市场指中国、日韩和东南亚间集装箱海运市场,过去10年需求增速高于行业,2024年海运量达6520万TEU,占全球份额约31% [30] - 东北亚市场成熟,以中日航线为例,运量稳定、运价波动小;东南亚市场是体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市场,中国 - 东南亚是增速最快、运量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2021年占亚洲区域间运量44%,运价有一定波动性 [36][41] - 产业转移是运量增长动力之一,中美贸易摩擦后中国与东南亚贸易份额从2018年13%提升至2024年16%,中美经贸脱钩将持续利好亚洲区域内集运运量 [43] 以服务竞争为主导,多重催化收紧运力需求 - 远洋集运市场竞争围绕船队运力,当前在手订单以绿色环保型大船为主;亚洲区域内市场以服务错位竞争,集装箱船队运力以3000TEU以下支线船为主,截止2025年4月,支线船运力占比约72%,原因是航程短、港口设施参差不齐 [48][53] - 亚洲区域内集运市场有远洋和近洋船公司两类竞争,远洋船公司部署运力服务远洋航线支线段运输,海丰国际等近洋船公司服务区域内内生需求 [54] - 中期看,支线船供给压力小,在手订单占比仅3.5%,老龄化显著,2025 - 2026年供给增速预计为0.6%和 - 3.0% [59] - 联盟重组后,双子星联盟中枢 + 辐射模式将提振支线船需求,2025年4月马士基和赫伯罗特租船运力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和18% [66] - 301法案若落地,中资船东或重构对美航线网络,海外船东使用4000TEU以下中国建造船舶豁免,将进一步增加支线船需求 [72] α的根源:海陆一体,低成本策略 高频高密度网络 + 海陆一体 - 海丰国际上市以来未亏损,2016年行业承压期仍盈利,核心保障是高频高密度海陆一体运营模式和低成本策略 [82] - 公司提供多班次短途服务,2024年运营航线78条、覆盖81个港口,每周挂靠港口483次,平均每个港口每周挂靠6次,可满足客户库存管理需要 [84] - 公司整合陆上物流服务,形成海陆一体综合物流服务,增加客户粘性、提高溢价,陆上物流利润率稳定,能对冲集运业务周期性 [97] 低成本策略,强择时能力 - 公司运营船舶118艘,平均船型1500 - 1600TEU,自有船队104艘,统一船型方便维护管理、灵活调配、适用于区域港口设施,可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103] - 公司择时能力强,在行业低迷时逆势扩张,低价订船奠定长期成本优势,船队节能环保型运力比例高于行业,有燃油成本优势 [109] 价值典范 - 公司长期注重股东回报,上市以来坚持分红,近年来股利支付率维持在70%以上,截止2024年累计派息融资比达1263%,是海运行业价值典范 [114]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4亿、8.76亿和8.24亿美元,对应PE为8.9、11.1、11.8倍,按70%分红比例计算,对应股息率为7.9%、6.3%、6.0%,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0][119][120]
海丰国际(01308.HK):亚洲内集运龙头 Α鲜明可攻可守
格隆汇· 2025-06-06 01:55
公司概况 - 海丰国际是亚洲区域综合性航运物流服务商,通过海上物流与陆上物流衔接内陆与港口物流,以亚洲区域为核心 [1] - 公司运营模式以点对点直航服务为核心,配置标准化中小型船舶,实现78条贸易航线的灵活运力调配 [1] - 物流网络覆盖17个国家和地区、81个主要港口,2024年周靠港频次提升至483次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运营船舶114艘(自有100艘),运力达180,255 TEU,位列全球集装箱航运企业第15位、亚洲内集运公司第9位 [1] 财务表现 - 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连续14年盈利与稳定分红,在2011-2017年集运市场低迷期间仍保持稳健的盈利能力和稳定的毛利率、资本回报率 [1] - 近八年分红率保持70%以上,2024年分红率达84.91%,现金分红总额62.5亿元 [1] 行业分析 - 集运行业自2023年以来持续复苏,贸易量稳定增长,红海航线绕行导致有效运力下降,部分对冲2024年新船集中交付压力 [2] - 亚洲区域市场呈现韧性:RCEP协定深化成员国贸易协同,叠加国内企业将产业链向东南亚、拉美等第三国/地区转移 [2] - 供给端结构性矛盾突出,克拉克森预测3k TEU以下小型船舶2025/26年运力增速为+1.2%/-2.0%,主要受新船交付量缩减及船龄老化影响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5、10.31、10.72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29%、0.54%、3.95% [2]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57、8.52、8.20倍 [2]
安通控股:将继续专注主业 增强业务优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6-03 21:20
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承诺自终止重组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少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未来若有计划将依法实施并及时披露 [1] - 终止原因是交易各方未就条款达成一致 且市场环境及标的公司情况较筹划初期发生变化 [2] - 原计划向招商轮船发行股份收购中外运集运100%股权和招商滚装70%股权 交易若完成将显著提升集装箱航运规模并增强汽车滚装业务协同效应 [1] 业务发展现状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0.42亿元(同比+26.35%) 净利润2.41亿元(同比+371.53%) [2] - 与国铁集团合作推出化工专列 打造"一单制"多式联运标杆案例 [3] - 联合上港集团等三大港口推出"三港一航"FAST精品航线 整合枢纽港资源构建南北物流双通道 [3] 未来战略规划 - 国际业务通过船舶期租方式开展 探索内外贸融合联动模式 国内业务聚焦提质增效与数字赋能 [4] - 2025年将动态优化运力及资源配置 强化集装箱航运主业优势 [4] - 持续推动数字化建设 以"数字赋能"提升航线运营效率 打造港航领域新质生产力示范 [3][4]
嘉诚国际:广州—迈阿密全货机顺利启航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7:25
航线增密升级 - 嘉诚国际广州至迈阿密定班全货机航线完成增密升级,在原有班次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运力密度,为中美跨境物流搭建更高效的空中通道 [1] - 增班完成后白云机场飞往迈阿密的航班将增密至一周4班,执飞班次为D1357,强化了航线的运输效率与服务频次 [1] - 此次航班由南航物流及机场物流通力合作,在白云机场海关的高效监管下,由全国首个"双前置"货站进行货物保障 [2] 航线战略意义 - 广州至迈阿密航线实现了一站式直达,相比传统航线运输时间节省了超过5小时 [2] - 迈阿密作为美国本土距离南美最近的枢纽机场,在航空物流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性地位 [2] - 该航线的开通为华南地区与美洲之间的贸易往来注入了强劲动力,拓展了区域物流的辐射范围 [2] 运营效率提升 - 通过创新的"海关查验+民航安检"前置合流模式,出口货物的处理时间被有效压缩至3小时以内 [2] - 5Y/B777—200F全货机强大的装载能力与高效监管模式相结合,形成高效闭环运作 [2] - 航线建立起"出口当日启运、次日达美东"的高标准时效服务 [2] 公司业务发展 - 嘉诚国际与全球四大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开展战略合作,提供干仓配关全链路服务 [1] - 公司航运物流增长迅猛,预计未来在广东口岸开通更多洲际航线 [1] - 公司将持续整合资源、优化运力配置,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具确定性和韧性的空运物流解决方案 [3] 行业影响 - 航线开通有效缓解了当前中美直飞航线运力紧张的局面,填补了美东地区空运直达服务的市场空白 [2] - 进一步夯实了广州作为全国跨境空运枢纽的战略地位 [2] - 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的大背景下,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获得新动力 [3]
双双公告,巨头终止重组!重大计划告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1:39
招商轮船终止分拆子公司重组上市 - 招商轮船与安通控股宣布终止筹划一年的重组上市事项 招商轮船股价微涨0 17% 安通控股股价大跌5 03% [1] - 终止原因是交易各方未就条款达成一致 且市场环境及标的公司情况较初期发生变化 [1] - 原计划为安通控股向招商轮船发行股份购买中外运集运100%股权和招商滚装70%股权 [1] 交易终止影响 - 安通控股表示生产经营正常 终止不会对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1] - 招商轮船称终止不会影响股东利益 现有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 以及战略规划实施 [1] 投资者关注与公司回应 - 投资者曾询问安通控股关于重组标的对价和失败后市值管理问题 [3] - 安通控股此前回应称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将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程序 [3] 交易目的与公司业务 - 招商轮船原计划通过分拆拥有聚焦集装箱航运物流的上市平台 [3] - 安通控股2023年全国港口集装箱总吞吐量超1370万TEU 在数十个内贸港口吞吐量排名前三 [4] - 交易完成后安通控股将形成"不定期船"和"班轮"双资本运作平台 [4]
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获新进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5-07 22:49
南京港国际物流通道建设 - 中国籍国际航行滚装船"安吉24"轮装载508辆中国造商品车自南京港江盛汽车码头离泊驶往墨西哥,标志着南京水运国际物流通道进一步畅通[1] - 本航次启动后南京港对外出口车辆将无需再从其他港口中转,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1] - "安吉24"轮是南京港江盛汽车码头临时开放启用以来的首艘外贸船,船舶总长169.1米,总吨3.5万吨[2] 南京港多式联运发展 - 此次出口的508台中国国产商品车通过郑州-南京铁路运输方式直抵龙潭港站台,实现铁水联运[2] - 江盛汽车码头临时开放将扩大南京港汽车物流集散辐射范围,实现降本提质增效[2] - 铁水联运模式增强了长江下游港口综合竞争力[2] 长江航运地位与南京港优势 - 长江是世界上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被誉为"黄金水道"[2] - 长江下游江苏段年进出港船舶超过300万艘次,年货运量占长江全线七成以上[2] - 南京是长江12.5米深水航道的终点,南京港是长江沿线最深入内陆腹地的深水海港和国际型江海转运主枢纽港[2] 南京港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起南京新增对外开放码头1座、临时开放码头3座[2] - 进出南京港船舶的吃水从11.6米提升至11.8米,深水航道"钻石效能"进一步释放[2] - 南京将持续扩大口岸开放力度,提高其长江中下游物流枢纽地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