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e行系统

搜索文档
舍弃百亿级产值十亿级财政收入,扬州十年大运河生态治理值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5-29 22:36
运河生态治理成效 - 扬州累计投入近百亿元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搬迁沿岸企业、修复湿地690亩,推动运河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1][3] - 运河三湾段从工业废墟蜕变为生态公园,年接待游客超460万人次,入选世界运河城市生态保护典型案例[3][4] - 通过"生态+文化"模式打造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及配套设施,实现生态效益与民生福祉双赢[3] 无废运河建设措施 - 江苏省印发《"无废运河"建设工作指导方案》,目标2025年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实现"水畅、河清、岸洁、景美"[6] - 扬州实现船舶垃圾信息化收储和"零排放",船民通过"船e行"系统申报污染物,系统实时监控并报警违规行为[6][7] - 推进船舶污染物船港城一体化治理,含油废水经预处理后纳入危废监管,生活垃圾由住建部门处理[7] 污染治理具体行动 - 大气污染治理:船舶需使用合格燃油,2023年抽检1000多条船全部合格,城区设6公里禁停区和1公里噪声管控区[7] - 扬尘治理:监管船舶货仓封仓,港口采用喷淋或湿法作业,京杭运河沿线非法码头已全部拆除[7] - 计划共建船舶污染物公共处置中心,集中处理含油污水,实现油水分离并降低处置成本[8] 新能源船舶推广挑战 - 纯电内河集装箱船和水上游览电瓶船已试点运营,但货运船舶受补能设施不足限制[9][10] - LNG动力船和纯电动货船购置价差不明显,但长期运营成本优势突出,柴油价格高于电能和LNG[11] - 补能基础设施薄弱是核心瓶颈,需在京杭运河沿线布局LNG加注站和充电桩以突破僵局[11] 运河经济与环保协同 - 江苏水路货运量占综合货运量38%,内河航道货运量达7.4亿吨,港口吞吐量36.1亿吨居全国第一[5] - 扬州推行无纸化门票和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落叶处理后作为肥料回用,探索固废减量与运河文化结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