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刀

搜索文档
乐见平台经济破“卷”重生
经济日报· 2025-07-02 06:10
健康市场中的低价,应是商家通过技术创新、规模效应、供应链优化等正当手段实现的合理低价。这种 低价是可持续的,既能保证商家的合理利润,又能让消费者真正受益。 "3.99元还包邮"的"手工锻打"菜刀、"1.9元秒杀"的啄木鸟男士T恤……随着反不正当竞争法近日完成修 订,上述超低价"羊毛",今后很可能就没有了。这也是本次修订的一项重点任务——摁住平台经济领域 内卷式竞争的"七寸"。 什么是内卷式竞争?这几年,谁没被直播间的"秒杀价"喊得频频心动过?好像不抢就真错过了1个亿。 然而,等"宝子们""家人们"的购物车里塞满了看似诱人、实则质量堪忧的低价商品时,很多人才疑惑: 打下来的不是价格吗,怎么连质量也跟着打下来了? 法律亮剑之后,消费者心里也会有个问号:平台不内卷了,还能买到便宜商品吗?解答这个问题,先要 厘清"低价"与"内卷"的区别。 内卷式竞争下的低价,多是商家被平台规则裹挟,以牺牲利润和服务为代价的畸形低价。如果商家不得 不参与低价促销,他们要么压缩成本,降低质量;要么黯然离场,退出竞争。比如休闲食品是福建省漳 州市龙海区的特色产业,当地一家食品企业负责人反映,小蛋糕中原来鸡蛋含量占30%,为了低价,现 在的 ...
张小泉控股股东被裁定重整
第一财经· 2025-06-21 13:48
控股股东重整 - 张小泉集团进入重整程序 法院已受理重整申请 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动 [1] - 富春控股集团(间接控股股东)2025年3月启动预重整 持有张小泉集团99.9981%股权 [3] - 控股股东债务逾期合计59.25亿元 涉及多起被执行案件 实控人被"限高" [4][5] 股权结构变动 - 2025年4月张小泉集团2875.63万股被司法拍卖 持股比例从57.28%降至38.85% [6] - 上海兔跃呈祥以3.58亿元竞得股份 成为第二大股东(18.43%) 实控人为白兔集团创始人 [6] - 2025年7月将再拍卖550万股 若完成过户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将降至25.45% [7] 品牌与业绩表现 - 2022年"拍蒜断刀"事件引发品牌危机 2023年因刷单被罚25万元 [10][11] - 2022年净利润下滑47.3%至4149万元 2023年再降39.48%至2511万元 [11] - 2024年业绩回暖 营收增长11.87%至9.08亿元 扣非净利润增长14.54% [12] - 销售费用持续增长 2021-2023年分别为1.17亿/1.46亿/1.48亿元 [11] 公司治理风险 - 深交所2024年问询关注控制权稳定性 公司承认品牌舆情持续影响业绩 [12] - 保荐机构提示若债务问题未解决 可能引发控制权变更风险 [5]
老字号张小泉控股股东被裁定重整,金字招牌或要换东家了
第一财经· 2025-06-21 12:57
控股股东重整及控制权变动风险 - 张小泉集团进入重整程序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法院已受理其重整申请 重整成功与否尚存不确定性[1] - 重整可能导致控股股东权益调整 进而引发上市公司控制权变动 目前生产经营未受实质性影响[1] - 富春控股集团(间接控股股东)预重整程序已启动 其持有张小泉集团99.9981%股权 债务危机传导至上市公司股权结构[2] 债务危机与股权变动 - 张小泉集团及实控人涉及多起债务违约 包括1.28亿元借款逾期和3亿元担保违约 累计债务逾期达59.25亿元[3] - 控股股东所持2875.63万股被司法拍卖 上海兔跃呈祥以3.58亿元竞得 持股比例从57.28%降至38.85% 新股东持股18.43%[4] - 550万股股份将于2025年7月司法拍卖 若完成过户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或从48.08%进一步降至25.45%[5] 品牌危机与经营表现 - 2022年"拍蒜断刀"事件引发品牌信任危机 2023年因组织刷单被罚25万元 电商虚假销售额7.84万元[6] - 2022-2023年净利润连续下滑47.3%和39.48% 销售费用增至1.48亿元 品牌舆情直接影响业绩[7] - 2024年业绩回暖 营收同比增长11.87%至9.08亿元 扣非净利润增长14.54%至2321.36万元[7] 公司治理与监管关注 - 深交所2024年问询函关注控制权风险及募投项目亏损 公司回应业绩下滑主因品牌舆情及销售费用增加[7] -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曾警示控股股东资信恶化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风险[3]
美民众日常生活遭关税无差别冲击 特朗普:不担心经济衰退
央视新闻· 2025-05-06 06:13
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从护肤品到服装,从家具用品到药品,美国民众日常生活各个方面遭受无差别打击。 近日,美国媒体就分析了关税政策是如何影响美国普通民众生活的。 美国媒体主持人:《纽约时报》近日分析了如果没有中国制造的产品,美国家庭会是什么样。报道指出哪些日常用品可能面临 价格飙升或短缺,简而言之,那太多了。事实上,对于许多家居用品而言,想要找到性价比相当的非中国制造的替代品,可以 说非常难。 美媒主持人用一位名叫贝蒂的美国女性举例,"中国制造"已经成了她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记者:您说小女孩可能只需要三个玩具娃娃,而不是三十个,您的意思是美国民众可能会看到空空如也的货架吗? 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在说小女孩们不需要三十个玩具娃娃,三个就够了。她们也不需要二百五十支 铅笔,五支就够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担心。 美国媒体主持人:比如,贝蒂想换厨房用品,重新买切菜的刀,82%的菜刀进口自中国。那么用来加热的面包机和微波炉呢? 在美国市面上99%的面包机和90%的微波炉全部来自中国,贝蒂用来化妆的化妆刷82%是从中国进口的,吹风机71%进口自中 国,提醒你早上起来的闹钟99%也来自中国,她也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