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icon
搜索文档
与时俱进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新华日报· 2025-08-19 06:05
政策导向与战略定位 -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国家战略,提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1] - 2023年江苏省教育厅颁布文件强调加快高校教学数字化进程,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1] -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标志着教育数字化从概念阶段进入实施阶段[1] 职业院校数字化建设成效 - 内容供给方面:建成分类优质教学资源库,发展态势呈现全方位、数字化、个性化特征,推进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实现教学互动[2] - 数字平台方面:创新智慧管理服务实现数据驱动治理,构建智慧教学生态提升资源质量,建设网络科研平台打通科技服务链条[2] - 数字素养方面:实施教师数字能力提升计划,推动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成立专业团队赋能转型[2] - 基础设施方面:持续优化数字校园建设机制,升级基础设施提升治理效能,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2] 现存问题与挑战 - 优质数字化资源总量不足且集成性弱,数据治理在决策支撑的准确性、全面性方面存在短板[3] - 师生数字素养与技术迭代速度不匹配,资源开发与服务能力需强化[3] 解决方案与发展路径 -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政府统筹规划避免低水平重复,形成行业特色资源建设共同体,完善弹性学习管理制度[3] - 加强领导力培训:开展管理层至师生的数字化素养专项培训,设立研究课题并推广示范案例[4] - 建设虚拟实训基地:政策倾斜支持开发融入新技术的数字资源,推动虚拟仿真技术进课堂[4] - 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动态设置数字产业专业,加大省级资源库建设力度提升资源共享度[5] - 推动国际化发展:依托"中文+职业技能"项目输出优质资源,贡献数字教育中国方案[6] 系统实施框架 - 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数字赋能、持续改进"原则,政府统筹协调,学校顶层设计,专业体系优化,课程创新开展[6] - 教师需强化数字素养与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实现持续改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