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观鸟旅游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福建明溪“拍”出特色观鸟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09:06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明溪创新打造"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将观鸟经济与民宿、研学、文创 等业态深度融合。以村头村蓝喉蜂虎观鸟点为例,这个2023年建成的观鸟点采用生态化设计,配备专业 摄影位等设施,由村集体与观鸟合作社联合运营,今年已接待游客500余人次。 旦上村是明溪观鸟旅游的先行者。该村将茶产业与观鸟产业有机结合,高标准建设客房、餐厅等配 套设施。"周末40多间客房供不应求。"村党支部书记黄道兴介绍,村里打造的"白鹇戏水""竹林鸟苑"等 五个观鸟点,以及集生态观鸟、森林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自然教育基地,已成为热门打卡地。 7月2日,马伟群(右一)在村头村蓝喉蜂虎观鸟点拍鸟。 雷朝良摄 "早就听说明溪是观鸟胜地,这次终于如愿。"这位2023年迷上拍鸟的爱好者日前接受采访时 说,"观鸟是与自然对话的最佳方式"。 闽西北小城明溪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全球九大候鸟迁徙路线之一。据统计,明 溪已记录鸟类345种,占福建省鸟类种数的60%以上,其中包括鸳鸯、海南鳽、黄腹角雉等珍稀鸟种。 每年迁徙季,数百万只候鸟在此形成"万鸟翔集"的生态奇观。 7月2日,位于明溪城关乡王桥村的百鸟家园。雷朝良摄 盛夏时节 ...
公园长满“打鸟”大爷 银发一族助力小城“观鸟经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0 10:38
观鸟经济兴起 - 北京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吸引长耳鸮、天鹅、凤头䴙䴘等鸟类频繁出现,凤头䴙䴘筑窝数量从2021年1窝增至2023年6-7窝[1][3] - 玉渊潭公园摄影爱好者数量显著增加,高峰期"长枪短炮"设备超过50台,银发族占比突出[5] - 全国观鸟爱好者数量从2018年14万人增至2023年34万人,实现成倍增长[11] 银发族消费特征 - 银发族数码相机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摄影配件、三脚架等周边产品增速显著[11] - 典型银发族摄影设备投入约5万元,消费模式从设备采购转向旅游服务消费[13] - 银发族偏好"慢旅行"模式,在观鸟点停留多日,拉平当地旅游淡季经济[9][15] 区域观鸟经济发展 - 云南普洱芒坝村建设"鸟塘"观鸟棚,配套民宿和农家乐服务,形成完整产业链[20][22] - 湖南蓝山云冰山景区投入600万元进行适老化改造,增设"登山魔毯"和防滑步梯等设施[28] - 河南信阳罗山县建成69处"鸟塘"和18公里生态观鸟步道,年接待3万人次观鸟者,其中80%为银发群体[36][40] 行业基础设施升级 - 景区普遍配备无障碍房型、专业医疗人员和便携急救设备,优化银发族服务[26] - 交通条件改善显著,如香港至信阳高铁直达促进跨区域观鸟旅游[36] - 观鸟活动组织形式创新,出现银发族与年轻人混搭的比赛模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