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经济
搜索文档
“朱鹮之乡”端起生态饭碗(我的爱鸟故事)
人民日报· 2025-11-24 06:20
北依秦岭,南屏巴山,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被称为"朱鹮之乡"。 暮色将至,蒙蒙细雨中,记者跟随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几名工作人员,在一处朱鹮 野外夜宿地,等待着朱鹮归巢。 很快,一群长喙凤冠、红首白羽,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掠过湖面,飞向湖心小岛,栖于茂密树枝 上。 朱鹮是鸟类的"活化石",有着6500万年的生存史。上世纪中叶,由于栖息环境遭到破坏,朱鹮种群数量 急剧减少。1981年,科研工作者在洋县姚家沟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经过40多年的保护, 朱鹮种群日益壮大。 "朱鹮的生存繁衍,依赖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多年来,我们逐步探索出系统保护模式——就 地保护为主、易地保护为辅、野化放归扩群、科技攻关支撑、政府社会协同,实现人鹮和谐共生。"陕 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副局长路宝忠介绍,目前,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突破1.1万只。 严格的生态保护举措,为当地有机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行走在洋县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有 机"二字。据介绍,洋县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115种,有机生产基地面积居全省第一,生产加工企业43 户,有机产业产值达55亿元以上。 (责编:卫嘉、白宇) 守绿 ...
候鸟带来“生态流量” 多地发展“观鸟+”融合业态
中国新闻网· 2025-11-18 15:17
正值候鸟迁徙高峰期,地处鄱阳湖腹地的"候鸟小镇"江西九江市吴城镇,草洲青绿、芦荻泛黄,白 枕鹤群掠湖而起,数名观鸟爱好者摁下快门。 依托候鸟带来的"生态流量",中国多地从单一观鸟向多元化消费场景延伸,"观鸟+旅游""观鸟+研 学""观鸟导游"等新兴业态正加速形成。 定制化、个性化观鸟游方兴未艾。在福建明溪县、云南西双版纳、安徽黄山、江西上饶等地,催生 观鸟向导、观鸟送餐等新业态。 来自婺源县的职业"鸟导"余鹏海说,他已接到5个冬季观鸟团的预约,"'鸟导'的职责是带领游客辨 鸟、观鸟、拍鸟,这些年来我共接待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鸟爱好者。" 官方数据显示,依托新业态,上饶婺源县、余干县等地2024年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创造经济效益 超1亿元。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周建文说,近年来,江西大力发展观鸟经济,吸引了海内外游客 观鸟、采摘、研学、摄影,让生态流量变"留"量,助推了区域旅游经济加速发展。 观鸟经济如何"飞"得更远?在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余志标看来,观 鸟时要注意保护野生鸟类的栖息地,并建立观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培育专业"鸟导"队伍、探索观鸟导 游资格认证制度等。 为助力"观 ...
从鸟铳土炮打鸟到“长枪短炮”观鸟
新华网· 2025-11-01 10:12
"遂川千年鸟道"位于江西湖南两省交界处的罗霄山脉中段。每年秋季,数百万只候鸟途径这里南迁,就像候鸟用翅膀开辟出的"空中迁徙公 路"。 然而二三十年前,这里曾密密麻麻分布着数百个打鸟点。70岁的江西省遂川县营盘圩乡桐古村村民曾昭明说,以前有的村民把一片山坡上的 树木砍光,在夜晚点起篝火利用鸟类的趋光性捕鸟。部分山岗上树木所剩无几,捕鸟网却层层叠叠。 "以前村民生活条件差,有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随着生活质量提升,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保生态就是保后代的好生活。"曾昭明的儿子曾宪财 也曾是一名"打鸟人",他说,村民主动交出鸟铳、捕鸟网等工具,他自己也加入江西省遂川县营盘圩鸟类环志站成为一名护鸟员。 护鸟是门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曾宪财一天的巡山步数往往有数万步。村里组建了义务护鸟队,日常巡逻打击偷猎行为时,偶尔也会遇到需要 救助的被困候鸟。 其中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只鹭鸟。曾宪财说,他父亲把这只受伤的鹭鸟救下来后,在自家鱼塘喂养了它半个月。等这只鹭鸟养好伤离开 时,还绕鱼塘转了三圈才飞进大山,如同和老朋友依依不舍告别。 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正在对候鸟进行环志。新华社发(方院新摄) 近年来,当地生态保护举措不断完 ...
东营“鸟浪”引客,生态高颜值催生发展高价值
齐鲁晚报网· 2025-10-14 16:53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现代观鸟活动起源于18世纪英国 本世纪初在中国逐渐兴起 近五年观鸟爱好者数量增长迅猛 观鸟正加速从小众爱好向大众兴趣转变[3] - 观鸟经济精准契合消费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求 形成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赢的良性循环[9] 核心资源与生态优势 - 东营地处黄河入海口 是两大全球重要候鸟迁飞通道的交汇点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完整 广阔 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3] - 东营市境内记录鸟类种类达411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6种 国家二级保护鸟类72种[4] - 2025年监测数据显示 自然保护区内丹顶鹤越冬数量达到296只 繁殖12巢 东方白鹳繁殖233巢 536只 创历年新高 保护区内东方白鹳累计繁殖4260只 黑嘴鸥繁殖幼鸟数量9810只[4] - 近三年来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超5.1亿立方米 有效治理外来入侵物种 海草床修复工程成效显著[5] 市场效应与旅游数据 - 黄河口知青小镇民宿在传统淡季(11月下旬至次年2月)因观鸟活动入住率显著提升 从去年观鸟季开始民宿每天能入住30多间 甚至比旺季入住率都高[3] - 2024年观鸟季活动相关热搜话题浏览量超6.2亿次 2024年11-12月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接待游客8.67万人次 同比增长43.54% 旅游收入427.18万元 增幅高达64.67%[7] - 2024年11-12月 知青小镇民宿住宿人次暴增200% 东营市区多家品牌酒店入住率显著提升[8] 产品开发与产业链延伸 - 东营系统化布局观鸟经济链条 推动其从景点观光向综合产业跃升 连续举办两届黄河口国际观鸟季 成为集科研交流与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城市金名片[7] - 精心打造四条主题观鸟线路 东八路 滨海大道等观鸟点日均吸引近千人次 推出冬游东营精品二日游 实现观鸟与温泉 民俗等项目有机串联[8] - 以东方白鹳 黑嘴鸥等明星鸟为灵感开发系列文创产品 本地文创企业ODO出品的小鸟的朋友产品线扩展至北长尾山雀 勺嘴鹬等更多鸟类形象[8] - 开展研学教育 例如200多人的亲子生态团赴保护区观察东方白鹳 学习科普 保护区下属公司的鸟语稻香生态大米借势成为热门旅游商品[8] 服务提升与设施完善 -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计划在热门观鸟点平整停车场 增设规范标识 提供望远镜 御寒服 充电宝等设备租赁服务 观鸟季期间已在滨海大道沿线设立温情服务站[8] - 东营市观鸟协会持续开展鸟类调查公益培训 呼吁更多青年力量加入 为产业注入活水[8]
8.15犀牛财经晚报:央行发布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观鸟经济持续升温催生消费新业态
犀牛财经· 2025-08-15 18:33
央行货币政策 - 2025年5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1] - 5月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1]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1] 证监会动态 - 同意胶版印刷纸期货和期权注册 同意燃料油、石油沥青、纸浆期权注册 [2] - 深交所对159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自律监管措施 对涨幅异常的"广生堂"进行重点监控 [2] - 同意马可波罗深市主板IPO注册 [9] 券商行业数据 - 券商投行业务人员规模从2021年2.73万人增长10.6%至2024年3.02万人 但人均营业收入从258.06万元降至116.79万元 降幅达54.74% [3] 稀土行业政策 - 2025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已下发至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 [3] - 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或不再对外公布 [3] AI基础设施发展 - 中国生成式AI相关网络硬件支出将从2023年65亿元增加到2028年330亿元 复合增长率38.5% [4][5] - 2024年中国高端以太网(≥200G)端口出货量突破600万个 预计2029年将超过4300万个 [4][5] - 2024下半年中国大模型商用落地日均Tokens消耗量增长近10倍 全年公有云大模型调用量累计114.2万亿Tokens [4] 消费新业态 - 中国观鸟爱好者人数约34万人 观鸟产业涵盖文旅、康养、教育等领域 [6] - 阿里国际站Accio Agent在海外迅速走红 可自动完成跨境电商核心环节 [6] 科技企业动态 - 苹果将调整iPad维修政策 约30家美国Apple Store将支持到店维修 [6] - 腾讯云上新CloudBase AI CLI 可减少80%编码量 [7] - 中手游与OSL集团就稳定币支付合作达成战略合作 [8] IPO进展 - 联讯仪器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拟募集资金19.54亿元 [10] 上市公司业绩 - 中国核建7月累计新签合同904.80亿元 累计营业收入582.29亿元 [11] - 百亚股份上半年净利润1.88亿元 同比增长4.64% [12] - 精工科技上半年净利润1.13亿元 同比增长15.55% [13] - 越剑智能上半年净利润6262.88万元 同比增长46.99% [14] - 皖维高新上半年净利润2.56亿元 同比增长97.47% [15] - 金沃股份上半年净利润2546.93万元 同比增长94% [16] - 龙源技术上半年净利润2827.96万元 同比增长135.6% [17] 股市表现 - 创业板指涨2.61% 沪深两市成交额2.24万亿元 超4600只个股上涨 [18] - 券商、金融科技等大金融股集体大涨 指南针、同花顺创历史新高 [18] - PCB、液冷服务器概念股爆发 光伏概念股展开反弹 [18]
财经聚焦|观鸟经济持续升温 催生消费新业态
搜狐财经· 2025-08-14 22:17
观鸟爱好者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3年末中国内地观鸟爱好者约34万人 [1] -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用户超5万名 2023年新增鸟类记录近360万条 [5] - 抖音观鸟话题播放量超7亿次 小红书相关笔记阅读量超10亿次 讨论量超700万 [5] - 小红书近一年观鸟笔记发布量为过去10年总和的1.2倍 [5] 观鸟旅游市场表现 - 扎龙生态旅游区2024年1-7月接待游客58万人次 [1] - 明溪县2024年上半年接待国内游客78.4万人次 旅游收入6.82亿元 [11] - 九江市2025年1-6月观鸟客流量49万人次 旅游增收1428万元 [11] - 西双版纳飘海鸟塘2024年接待游客近3000人 其中80%为摄影爱好者 [5] 观鸟产业链发展 - 明溪县1100余人从事观鸟相关工作 观鸟经济带动相关创收超6000万元 [11] - 福建明溪县"鸟导"达30余人 单次服务收入约1000元 [8] - 西双版纳定制观鸟游团费每人300元以上 [12] - 齐齐哈尔观鸟摄影俱乐部年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 [5] 区域观鸟产业布局 - 福建明溪县培育12个生态观鸟森林康养基地 [16] - 江西推出鄱阳湖"观鸟+旅游"精品线路 [16] - 江西都昌县"候鸟书屋"自2021年开放后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 [11] - 西双版纳么等新寨鸟塘吸引国际观鸟爱好者 [5] 行业发展趋势 - 观鸟社群呈现年轻化趋势 "以鸟会友"成为新社交方式 [5] - 观鸟经济从单一观赏向文旅/康养/教育等多元消费场景延伸 [7] - 生态全链条服务模式逐步成熟 涵盖旅拍/文创/农产品销售等 [12] - 鸟类资源正成为激活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量 [16]
观鸟经济持续升温 催生消费新业态
新华社· 2025-08-14 21:53
行业规模与增长态势 - 截至2023年末中国内地观鸟爱好者规模达34万人 [1] -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用户超5万名 2023年新增鸟类记录近360万条 [2] - 抖音平台观鸟话题播放量超7亿次 小红书相关笔记阅读量突破10亿次 [2] - 小红书近一年观鸟笔记发布量为过去10年总和的1.2倍 [2] 区域市场表现 - 黑龙江扎龙湿地2024年1-7月接待游客58万人次 旺季民宿需提前一月预订 [2] - 福建明溪县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78.4万人次 旅游收入6.82亿元 [4] - 九江市2025年1-6月观鸟客流量49万人次 旅游增收1428万元 [5] - 西双版纳飘海鸟塘2024年接待游客近3000人 其中80%为摄影爱好者 [3] 产业链发展模式 - 明溪县形成"观鸟+"产业生态 1100余人从事相关工作 带动相关创收超6000万元 [4] - 专业"鸟导"服务兴起 明溪县拥有30余名鸟导 单次服务收入约1000元 [4] - 西双版纳推出定制观鸟游 徒步观鸟环线团费每人300元以上 [5] - 江西都昌县"候鸟书屋"2021年以来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 [5] 业态创新与多元化 - 观鸟经济延伸至文旅/康养/教育领域 形成生态全链条服务模式 [1][5] - 福建明溪培育12个生态观鸟森林康养基地 [7] - 江西推出鄱阳湖"观鸟+旅游"精品线路 [7] - 业态覆盖旅拍/文创/农产品销售等多元收入结构 [5] 国际化与年轻化趋势 - 西双版纳鸟塘吸引英/法/西/韩等多国观鸟爱好者 [3] - 观鸟社群呈现年轻化趋势 摄影俱乐部年接待观鸟游客超5000人次 [2] - "以鸟会友"成为新型社交方式 200人规模观鸟团成为常态 [2]
财经聚焦丨观鸟经济持续升温 催生消费新业态
新华网· 2025-08-14 21:19
行业规模与增长 - 观鸟爱好者人数达34万人且持续增长[1] -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用户超5万名 2023年新增鸟类记录近360万条[4] - 抖音观鸟话题播放量超7亿次 小红书相关笔记阅读量超10亿次且近一年发布量是过去10年总和的1.2倍[4] 区域市场表现 - 黑龙江扎龙湿地2024年1-7月接待游客58万人次 旺季周边民宿需提前一个月预订[2] - 福建明溪县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78.4万人次 旅游收入6.82亿元 观鸟经济带动创收超6000万元[8] - 江西九江市2025年1-6月观鸟客流量49万人次 旅游增收1428万元[8] 产业链发展 - 形成涵盖文旅/康养/教育的完整产业链 催生"观鸟+"新业态[1][6] - 福建明溪县1100余人从事观鸟相关工作 "鸟导"提供一站式服务且单次服务收入约1000元[6][8] - 云南西双版纳定制观鸟游团费每人300元以上 鸟塘年接待游客近3000人其中80%为摄影爱好者[4][8] 国际化与年轻化趋势 - 云南鸟塘吸引英国/法国/西班牙/韩国等国际观鸟爱好者[4] - 观鸟社群呈现年轻化趋势 摄影俱乐部年接待观鸟游客超5000人次[4] 政策与产业支持 - 江西推出鄱阳湖"观鸟+旅游"精品线路 福建明溪培育12个生态观鸟森林康养基地[11] - 建立人才培训基地 培养乡村科普员宣传员传播护鸟理念[9]
观鸟领域兴盛背后,藏着最具生命力的商业创新
36氪· 2025-05-11 16:11
观鸟行业概述 - 观鸟活动从高净值人群的奢侈品到Z世代的情绪解药,展现出经济包容性,设备价格跨度从6万美元徕卡镜头到拼多多百元望远镜[4] - 全球观鸟产业规模庞大,美国2016年观鸟者达4500万人,创造960亿美元行业总产值、160亿美元税收及78万个就业机会[5] - 中国观鸟人群高速增长,2023年达34万人,较前次调查(14万人)翻倍,民间鸟类数据库活跃用户超5万,数据量年增141%至359.9万条[6] 观鸟商业化发展 - 生态文旅成为核心方向:江西鄱阳湖"观鸟+旅游"线路年吸引200万人次,创收超5亿元;云南百花岭村转型"鸟导"经济,2023年上半年旅游收入超1000万元,人均收入16800元[17] - 智能设备领域创新涌现:美国Bird Buddy智能喂鸟器年销售额达2180万美元,用户中1/3为新手;中国飞奔公司智能喂鸟器出口10余国,搭载摄像头的产品溢价达10倍[20][22] - 业态延伸至研学与康养:浙江莫干山"森林观鸟疗愈之旅"客单价超5000元,结合观鸟与康养赛道[17]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观鸟活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武汉青头潜鸭数量从2017年263只增至2024年540只,分布范围扩大至14个地区[25] - 低碳经济协同效应显著:云南百花岭村以观鸟替代伐木狩猎,减少碳排放;黑龙江泰湖湿地推出"观鸟碳积分"形成闭环可持续模式[27] - 鸟类迁徙数据助力气候研究:2024年鄱阳湖候鸟北迁提前为气候模型修正提供关键依据[29] 社会文化影响 - 年轻群体赋予观鸟新内涵:北京飞羽组织通过观鸟活动重新定义城市生活美学,激发公众生态保护意识[10] - 社交媒体加速传播:小红书、抖音"观鸟"话题浏览量均破亿次,推动小众爱好主流化[8] - 国际专家认可中国进展:鸟类学家指出中国观鸟者足迹扩展至前所未至区域,助力生态监测网络完善[29]
暴涨超100%!34万人“入圈”,什么这么火?
新华网财经· 2025-05-11 15:28
观鸟经济与银发族消费趋势 - 北京市玉渊潭公园因生态环境改善吸引多种珍稀鸟类栖息 包括长耳鸮 天鹅 凤头䴙䴘等[3] - 凤头䴙䴘筑窝数量显著增长 从2022年1窝增至2024年6-7窝 直接带动观鸟人群规模扩大[5] - 玉渊潭公园老年摄影爱好者聚集 单日拍摄设备超50台 银发族通过观鸟摄影获取情绪价值[5] 观鸟活动商业化发展 - 北京百望山公园出现组织化观鸟比赛 银发族与年轻人混合组队参与鸟类观察记录活动[7] 行业数据与消费增长 - 中国内地观鸟爱好者数量从2018年14万人激增至34万人 实现成倍增长[9] - 银发族数码相机消费同比增速超100% 摄影配件及三脚架等周边产品需求同步显著提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