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角膜激光手术
icon
搜索文档
罗岩:屈光手术助力摘镜,干眼症患者关注科学评估与术后管理
人民网· 2025-06-12 10:32
6月5日,"2025国民视觉健康科普行动" 在京正式启动。活动围绕"多方联动构建眼健康生态圈"开展了科普对话。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角膜及屈光手术组 副主任罗岩围绕成人近视矫正手术与干眼症患者的眼健康问题展开分享。她指出,当前屈光手术技术已相对成熟,但手术前需全面评估眼部健康状况,术后 仍需科学护眼;而干眼症患者则需根据病情分级选择手术方式,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 罗岩介绍,成人近视矫正手术主要分为两大类:角膜激光手术和眼内镜手术。前者通过激光精确调整角膜形态,达到矫正近视、远视、散光的目的;后 者则是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矫正范围更广(50-1800度),且具有可逆性,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她强调,尽管手术技术成熟,但术前必须通过全面 检查排除潜在眼部疾病,如视网膜裂孔、青光眼等,确保患者眼部健康后再决定是否手术。 针对高度近视人群,罗岩特别提醒术后护眼的重要性。她指出,高度近视者即使手术后视力改善,仍需警惕发生度数增长和眼底病变的风险。日常应避 免冲撞性体育运动以防发生眼部外伤,定期复查眼底情况,若出现眼前飞蚊增多、视物变形或闪光感等异常,需及时就医。她建议"高度近视患者即使无不 适,每3-5年也应当进行一次专业 ...
高考后的“摘镜潮”:如何科学选择近视手术?
中国新闻网· 2025-06-06 18:40
近视防控现状与挑战 - 我国日均屏幕使用时间超过8小时,近视成为影响国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 - 高度近视成因包括遗传因素(不可逆转)和环境因素(用眼习惯、电子产品蓝光辐射、户外活动不足)[3] -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低龄化(6岁前耗尽远视储备)、高度化趋势[3][4] - 新生儿平均屈光度为+2.50—+3.00D,远视储备过早消耗导致小学阶段易发近视[4] 近视防控措施 - 建议学龄前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每年监控眼轴增长和远视储备变化[4] - 已近视儿童需重点防控高度近视,避免眼轴过长引发视网膜脱离等不可逆损害[5] - 爱尔眼科2021年提出"一年一眼检"倡议,推动眼病早防早治[6] 近视手术市场发展 - 中国近视手术人群平均年龄较欧洲年轻8岁[7] - 暑期屈光门诊将迎就诊高峰[8] - 主流手术分为角膜激光手术(切削角膜)和ICL晶体植入术(不改变角膜结构)[9] - 手术技术向个性化定制化发展,结合角膜地形/瞳孔大小/波前像差等参数[11] 行业技术进展 - 爱尔眼科深度参与ICL V5晶体研发,"爱尔式晶体定制算法"获国际专利[12] - 新一代技术提升日间矫正精度,夜间视力质量可超越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1] - 中国眼科机构实现从"技术跟随"到"创新引领"的跨越[12] 手术选择标准 - 基本条件:年龄≥18岁且近视度数两年内年增长≤50度[11] - 需提前停用隐形眼镜(至少1周)或特殊需求者提前半年规划[11] - 选择标准包括机构资质、设备先进性和医生专业背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