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

搜索文档
眼睛看一会儿手机就模糊?你可能患上了干眼症 自测一下
央视新闻· 2025-07-04 15:44
干眼症概述 - 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泪液分泌不足、蒸发过快或成分异常,导致眼睛表面润滑不足 [4] - 我国每3人中就有1人正遭受不同程度的干眼困扰 [2] - 健康泪膜为三明治结构:油性层防止蒸发、水层保持湿润、黏蛋白层抓牢眼球表面 [4] 干眼症症状 典型眼部不适 - 干涩感:眼睛像"沙子摩擦"一样干燥 [4] - 异物感:总觉得眼里有东西但检查无异物 [5] - 灼烧感或刺痛感:眼睛发热、火辣辣伴轻微疼痛 [6] - 眼疲劳:用眼不久即酸胀沉重,休息后缓解不明显 [7] 视觉相关症状 - 视物模糊:眨眼后短暂清晰又变模糊 [8] - 畏光:对强光、屏幕光耐受性下降 [9] - 暂时性视力波动:因泪膜破裂过快导致视力时好时坏 [10] 其他症状 - 眼红血丝:常被误认为结膜炎 [10] - 流泪增多:干眼刺激反射性分泌泪液 [10] - 晨起黏稠分泌物:睑板腺功能障碍者眼角出现白色/黄色分泌物 [10] 干眼症危害 - 生活质量下降:影响阅读、驾驶和电子设备使用,导致情绪焦虑或睡眠障碍 [16] - 增加感染风险:削弱眼表防御能力,增加结膜炎、角膜炎风险 [17] - 视力受损:角膜磨损引发角膜炎或溃疡,长期未治疗可能留下永久性瘢痕 [17] - 加重其他眼病:加剧青光眼、白内障术后不适 [18] - 慢性炎症: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持续恶化 [19] 干眼症诱因 - 隐形眼镜超时佩戴:超过12小时会吸收眼球表面水分 [21] - 电子设备使用:眨眼次数从每分钟17次锐减到7次 [22] - 网红眼药水滥用:血管收缩剂可能抑制自身泪液分泌 [23] - 夜间刷手机:黑暗环境加剧眼睛干涩和疲劳 [24] - 干燥环境:办公室湿度30%-40%低于眼睛舒适的50%-60%标准 [24] 干眼症防治 职场护眼 - 20-20-20-2法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20秒,完成2次慢眨眼 [26] - 屏幕微低头原则:视线向下10-15度减少睑裂暴露面积 [26] 家庭护理 - 热敷:40℃温热毛巾敷眼改善睑板腺功能 [27] - 饮食:每周2次深海鱼+每天1份新鲜蔬果,避免过多甜食油腻 [27]
罗岩:屈光手术助力摘镜,干眼症患者关注科学评估与术后管理
人民网· 2025-06-12 10:32
成人近视矫正手术技术 - 当前屈光手术技术已相对成熟 主要分为角膜激光手术和眼内镜手术两大类 [1][3] - 角膜激光手术通过激光调整角膜形态 可矫正近视 远视 散光 [3] - 眼内镜手术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 矫正范围更广(50-1800度) 具有可逆性 术后恢复快 安全性高 [3] 手术前评估与禁忌症 - 术前必须通过全面检查排除潜在眼部疾病 如视网膜裂孔 青光眼等 [3] - 高度近视者术后仍需警惕度数增长和眼底病变风险 需避免冲撞性体育运动 [3] - 高度近视患者即使无不适 每3-5年应进行一次专业眼科检查 早期排查并发症 [3] 干眼症患者手术选择 - 轻度干眼不影响手术效果 中度干眼可在术前检查达标后手术并加强术后护理 [3] - 重度干眼需先治疗稳定后再评估能否手术 [3] - 角膜状态不佳的中重度干眼患者可能更适合晶状体植入手术 对角膜影响小 视力恢复更快 [3] 术后护理要求 - 术后需遵医嘱用药 定期复查 多数患者可避免干眼症状加重 [3] - 高度近视者术后出现眼前飞蚊增多 视物变形或闪光感等异常需及时就医 [3]
我国干眼症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哪些因素可能诱发?医生提醒→
搜狐财经· 2025-06-06 16:26
干眼症现状与趋势 - 我国干眼症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25岁案例显示电子设备使用与伏案工作为主要诱因[1] - 临床定义干眼症为泪膜稳态失衡导致的眼部不适或视力波动[1] - 主要症状包括眼部干涩、异物感、眼红、畏光及视力波动,部分患者伴随流泪表现[1] 干眼症致病因素 - 环境因素包括风沙雾霾天气及电子屏幕使用频率增加[2] - 行为因素涵盖长期看电脑手机、休息不足、饮食油腻及不当使用眼部化妆品[2] - 医疗因素涉及含防腐剂滴眼液使用和隐形眼镜佩戴[2] - 生理因素包括年龄增长和女性更年期激素变化[2] 干眼症治疗体系 - 轻度患者采用人工泪液补充疗法缓解干涩症状[2] - 中度患者需联合抗炎药物与物理治疗(眼睑清洁/热敷/按摩/热脉动治疗)[2] - 重度患者需进行泪点栓塞术等手术治疗[2]
熬夜写BP、盯屏幕12小时?你的眼睛该休息一下了 | 创业Lifestyle
红杉汇· 2025-03-19 17:34
眼健康问题现状 - 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导致眼疲劳症状普遍存在 包括眼干涩 酸胀 视力模糊 畏光等 这些症状常被误认为干眼症[1][2] - 成年人群体中视频终端综合征高发 表现为眼部不适伴随全身症状如头晕 失眠 肩颈酸痛等[2][3] - 电子设备使用场景从工作延伸至休闲 全天候屏幕暴露加剧眼睛"过劳损"状态[2] 不良用眼习惯分析 错误姿势 - 侧躺玩手机会引发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内直肌持续紧绷导致近视人群斜视发病率更高 单侧压迫可能造成双眼近视度数差距扩大[5] - 低头姿势增加颈椎压力 影响血液循环 引发头晕恶心等症状 专注屏幕时眨眼频率从正常10-20次/分钟大幅下降[5] 屏幕环境问题 - 黑暗环境中使用手机造成瞳孔反复缩放 疲劳累积可能诱发青光眼 护眼模式色温调节反而加重视觉疲劳[6] - 防窥膜使屏幕亮度降低至70% 眼睛需额外调节加重疲劳 最高亮度仍无法补偿光学损失[7] 眼镜护理误区 - 膜层受损眼镜光学性能下降 导致矫正偏差和视力进一步损伤 隐形眼镜参数不当引发角膜缺氧 含水量过高产品反向吸收泪液[8] - 非日抛隐形清洁不足引发泪蛋白沉积 增加炎症风险 护理不当可能造成眼表细胞永久损伤[8] 其他健康隐患 - 过期眼药水使用引发角膜溃疡风险 单次用量超过1-2滴无效 反复开启可能造成病原菌入血[9] - 揉眼动作导致角膜纤维变形 可能引发圆锥角膜致盲 眼罩螨虫积聚诱发感染性睑缘炎[9][10] - 室内灯光显色指数低于80影响色彩还原 4000K色温最符合人体节律 高色温光源干扰夜间睡眠[10] 科学护眼建议 - 屏幕距离应保持50-70厘米 略低于眼睛水平线 工作环境需避免直射光与反光[11] - 采用20-20-20法则间歇休息 维持40-60%室内湿度 均衡饮食与户外活动有助缓解视疲劳[11]
热搜第一,姚明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0 11:50
未成年人电子设备使用问题 - 全国人大代表姚明建议开展"息屏24小时"行动 倡议每学期选定一天 24小时内不使用手机 让孩子体验真实世界 [1][2] - 姚明指出2010年后出生的孩子缺乏非电子环境对比 需探索数字平衡路径 承认电子世界与真实世界各有优势 [4] - 寒假期间9岁男孩因每天使用平板电脑2-3小时导致干眼症 泪膜破裂时间仅3秒(正常值10秒以上) [6][7] 干眼症行业现状 - 中国干眼症患者约3.6亿人 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9] - 每天使用电子设备超8小时人群干眼症患病率达60% 因眨眼频率减少导致泪液蒸发过快 [9] - 干眼症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角膜炎等并发症 甚至导致失明 [9] 健康用眼建议 - 医生建议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增加体育锻炼 [11] - 干眼症患者应调整饮食 避免长时间用眼 可进行55℃眼部热敷 [13] - 推荐眨眼操训练(闭眼4秒+睁眼2秒) 每分钟10次以促进油脂排泄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