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杂货铺
搜索文档
我市多地入选国家级幸福家园行动共建名单
南京日报· 2025-09-19 10:35
入选名单与意义 - 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雨花台区雨花街道、西善桥街道西善花苑社区、板桥街道绿洲社区和赛虹桥街道小行社区成功入选2025年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幸福家园行动共建名单 [1] - 此次入选标志着南京在推动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构建人民幸福生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1] 特色治理实践 - 雨花台区板桥街道绿洲社区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有42栋住宅楼、居民2806人,通过深挖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集体文化与红色基因,建立厂史回忆馆展示百余件展品,再现67载奋斗历程 [2] - 栖霞区燕子矶街道打造“幕燕行知”治理品牌,构建“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四级联动体系,并部署智能梯控系统、为高龄独居老人安装智能守护设备以提升数字治理能力 [3] - 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西善花苑社区通过“老少融合”方式组建“爱伴银龄”志愿服务队,为213名独居老人服务,挖掘培育居民骨干及热心商户400余人,孵化14支自组织志愿队伍 [3] - 燕子矶街道创新打造“燕子集”市集品牌,每月定期汇聚小吃、手作、非遗展演等,激活滨江消费并促进邻里互动 [3] 多元协同共建机制 - 燕子矶街道通过“红链党建枢纽”整合区域资源,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10家单位共建“幕燕行知”红色实境教育路线,并创新“政企金、产学研”协同机制 [4][5] - 南化新村社区设立“解忧杂货铺”,由检察官、法官、律师组成“专家解忧团”与居民“草根解忧团”定期提供矛盾调解服务 [5] - 雨花台区雨花街道依托“南京南站区域党建联席360”机制,在16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内吸纳355家企事业单位、236名“两新”组织党员,开展系列服务并成立“360红小蜂”志愿服务队吸引新就业群体参与治理 [5] - 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小行社区建立9个“红色话匣子”议事厅、选拔150余名“红色楼栋长”,创新吸纳辖区多元主体成为“红色合伙人”,新投入使用的嵌入式服务综合体集托育、养老、助餐、健身、文化等功能于一体 [6] 创新方向与未来规划 - 此次入选单位代表了不同类型社区的治理创新方向,其共同点在于以党建为引领,激活内生资源与外部合作,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7] - 下一步入选单位将与全国其他共建社区加强交流,对接专家资源,在智慧治理、服务融合、机制创新等方面进一步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幸福家园建设“南京经验” [7]
【西安】“解忧杂货铺”架起警民连心桥
陕西日报· 2025-08-17 08:26
社区治理创新模式 - 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创建"解忧杂货铺"便民服务平台,以社区警务室为依托整合多方资源,通过非商业性服务解决群众生活难题[1] - 平台采用"接单-派单-回单"机制处理各类民生诉求,包括邻里纠纷、独居老人照护、儿童看管等,实现"件件有回音"的闭环管理[2] - 民警主动巡逻收集诉求,联合物业、社区、司法等部门协同解决,简单问题当场处理,复杂问题多部门会商[2] 网格化治理体系 - 推行"最小共治单元"模式,将辖区划分为网格并配备民警、辅警、社区工作者等,形成基层治理团队[3] - 网格单元承担信息收集、隐患排查、治安防控职能,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精细化治理[3] - 典型案例:北二环老旧小区通过网格共治单元联动交警、物业等,两个月内解决长期存在的停车难和环境卫生问题[3][4] 基层服务成效 - 民警日常服务涵盖学生护送、安全隐患排查、走失人员救助等多元化场景,2023年累计处理民生事件超千件[5] - 湖滨花园社区通过调解小组成功化解楼道杂物堆放引发的邻里纠纷,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5] - 网格员及时发现独居老人突发疾病情况,联动120与社区工作人员实现紧急救助,避免恶性事件发生[5] 品牌影响力 - 平台已成为未央区社区治理的标志性项目,被居民称为"暖心地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6] - 服务理念从"被动接警"转变为"主动服务",强化"警察在身边"的安全感知[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