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务再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半年度再保险行业分析
联合资信· 2025-10-15 17:0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2][3][4][5][6][7][8][9][10][11][12][13][14][15][16] 核心观点 - 直保公司保费收入的较快增长对再保险行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4] - 在直保业务发展和风险分散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国内再保险行业保持发展态势,但受财务再保险政策调整影响,保费收入略有下降 [5] - 再保险公司投资策略稳健,资产配置以固定收益类为主,风险较低,但投资收益水平受低利率环境挑战,且弱于直保公司 [7] - 2025年上半年,在投资收益增长、费用管控见效、赔付压力减轻及准备金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再保险行业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 [8][9] - 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指标因业务扩张和资本补充不足而有所下降,但整体充足率水平仍优于直保公司且显著高于监管要求 [10] - 监管政策持续完善,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建设有望扩大市场空间,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1][12] 行业运行状况:直保与再保市场 - 2024年直保公司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6963.1亿元,同比增长11.15% [4] - 2025年上半年直保公司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7349.82亿元,同比增长5.31% [4]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境内共有15家再保险公司 [5] - 2024年再保险行业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264.38亿元,同比下降2.65% [5] - 2025年1—6月,再保险行业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251.8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0% [5] 市场竞争格局 - 再保险行业集中度高,头部效应明显 [5] - 截至2025年6月末,分保费收入前5的再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合计占比保持在75%左右 [5] - 前2大再保险公司(人寿再与财产再)市场占比合计为48.52% [5][6] 资产规模与投资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再保险行业资产规模达0.8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3% [5] - 再保险公司投资结构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核心,整体投资风险水平较低 [7] - 2024年保险行业的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及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均值分别为7.21%与3.43% [7] - 2024年,中财产再的投资收益率最高为6.68%,人寿再的财务投资收益率最高为3.36% [7] 盈利能力分析 - 2024年,14家再保险公司共实现净利润53.78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6.38% [8] - 2024年,人寿再与财产再实现净利润共计29.46亿元,占全行业净利润的54.77% [8] - 2025年上半年,14家再保险公司共实现净利润44.50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99.42% [9] - 2025年上半年,人寿再与财产再实现净利润31.38亿元,占全行业净利润的70.48% [9] 偿付能力状况 - 截至2024年末,我国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及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99.4%和139.1% [10] - 截至2024年末,再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54.2%和221.2% [10]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再保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9.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50.5% [13] 政策与市场发展环境 - 监管机构持续完善保险行业监管制度体系,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1] - 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通过登记交易中心建设、外资机构准入路径优化等举措推动市场发展 [11] - 截至2025年6月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已集聚再保险公司4家、直保公司再保运营中心16家、经纪公司4家 [11][12]
摩根大通:中国再保险集团
摩根· 2025-06-25 21: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中国再保险集团,给予“增持”评级 [1][9][14][9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再保险集团在中国再保险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市场份额接近50%,具有稀缺性价值,包括独特产品供应、经济周期中增速高于直保公司、境外业务分散风险和外汇对冲收益等优势,预计再保险需求增加,采用5倍2025财年预期市盈率得出目标价1.4港元 [1][9][14][9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中再源于中国人保再保险业务,1998年成独立法人,2003年更名,主要子公司同年成立,2007年改制,2015年在港上市,2018年收购英国桥社,2019年全球排名第七 [81] - 董事长和春雷、总裁庄乾志等高管经验丰富 [83] - 截至2024年,内资股占比84.28%,H股占比15.72%,中再寿险和中再产险100%全资,中国大地保险和中再资产管理分别持股64.3%和70% [85] - 作为国有再保险公司,与主要公司合作,积累经验,收购桥社拓展境外业务,国内市场地位突出,2023年全球排名第八 [88] 投资理据 - 近年来中国大陆再保险行业保费增长强劲,2024年原保费收入达2280亿元,中再市场份额约50%,五年期年复合增长率4.2%,商业模式独特,承保业绩波动性低或反周期 [13] - 以当前水平看,该股近期下行空间有限,包括择机择优承保、独特境外业务/资产敞口、精准定价和风险管理等因素,预计2025财年净资产收益率10%左右,股息收益率6%,给予5倍2025财年预期市盈率,目标价1.4港元 [14] 估值 - 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市场采用市盈率估值法,H股保险公司和全球再保险公司2025财年预期市盈率分别为7倍/10倍,考虑中再业务增长潜力,给予5倍2025财年预期市盈率,得出目标价1.4港元 [23] 投资利好 - 截至2025年6月10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7%,国债收益率下降影响直保公司偿付能力,预计再保险需求增加,中再择机择优承保,扩大盈利业务,收缩直保业务,境外业务盈利能力强,桥社业务有望成新盈利增长点 [29][31] - 2024年公司净利润增长87%,直保业务盈利贡献下降,财产再保险业务上升,战略向盈利业务倾斜,境外业务占2024年整体盈利15% [38] 独特的境外业务布局 - 中再境外业务布局独特,2018年收购英国桥社,截至2024年境外财产再保险承保业务占总原保费收入15%,桥社业务贡献提升,综合成本率管理优,销量将增长 [46] - 中再成立子公司配置境外资产,集团约25%的AUM用于境外投资,境外业务/资产配置敞口大的好处包括业务风险分散、资产负债匹配、外汇对冲和投资组合风险分散等 [47] 核心竞争力 – 精准定价和风险管理 - 精准定价和风险管理是中再关键差异化因素,中国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上升,凸显再保险需求,中再开发升级灾害模型系统,采用汽车定价风险模型,具有竞争优势,预计25/26/27年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18亿元和122亿元 [58][59] 投资风险 - 中再直保业务表现不佳,市场份额下降,资本利用和运营管理效率低,承保业绩接近盈亏平衡,且难以分割剥离,可能拖累集团估值 [67][70] - 政府支持再保险市场发展,竞争加剧,中再面临内地市场开放、外国和国内再保险公司增加的竞争,可能失去市场份额,需评估监管影响,加强核心竞争力 [72] 概要:财产保险与再保险业务简介 - 再保险是将承保业务风险和责任部分转移的保险,合同包括合约再保险和临时再保险,分保形式有比例和非比例再保险 [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