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灵芝

搜索文档
四川雷波县的“两山”转化之路:让村民成为绿水青山的合伙人
新浪财经· 2025-05-23 17:00
产业发展与村民增收 - 雷波三乐灵芝产业园带动村民伍大芬家庭年收入从不足2000元增至2万元以上,通过劳务薪金、土地流转租金和村集体分红实现多重收益[1] - 产业园2024年产值达1196万元,发放劳务工资48.6万元,村民通过"租金+薪金+分红"模式增收[1] - 赤灵芝单株最大直径达1.055米创吉尼斯世界纪录,推动"穷山沟"转型为"灵芝谷"[1] 生态资源与产业转型 - 雷波县森林覆盖率51.27%,但受地形制约和劳动力外流影响,曾面临"守着金山银山却难富"困境[3] - 2025年启动自然伙伴计划实验区试点,以彝族文化为纽带,探索"生态保护-价值转化-反哺乡村"路径[4] - 通过"三级联动+多方协同"机制导入超1亿元资金,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和农旅设施[9] 生态农业与产业链开发 - 雷波高山芦笋采用6项关键技术种植,纤维细、糖度高,带动2096户村民户均增收3000元[7] - 芦笋取得有机认证后价格翻倍,老茎制成饮料实现全株利用,形成"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7] - 生态养殖的"山上草本卤鹅肉"结合自动化设备与粪污处理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7] 农文旅融合与项目落地 - 箐口乡农文旅项目一期投运星空木屋民宿和乘云谷索道,二期预计2025年6月完工[9] - 项目总投资2300万元社会资本,建成后可带动3000余名群众增收,年接待游客能力突破10万人次[9] 自然伙伴计划实施 - 在10个产业中试点致富带头人,目标三年内培育100名自然伙伴、带动千人就业、促进万人增收[10] - 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价该计划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典范[10] - 计划推动"三个三"模式: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三驾马车,生态/文化/经济三链结合,形成保护-转化-反哺循环[11] 未来发展规划 - 三年内建成10个千万级生态产业,推动彝族美食和音乐走向全球市场[11] - 继续深化实验区试点,为乡村产业输入资源和平台,打造"绿水青山合伙人"模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