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跆拳道培训课程
icon
搜索文档
消失的跆拳道培训
36氪· 2025-09-25 08:00
行业历史与兴起背景 - 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具备系统的段位、级位体系以及成熟的竞赛规则和礼仪文化,适合全球化传播[7] - 1988年汉城奥运会跆拳道作为表演项目首登世界舞台,1995年中国跆拳道协会成立,借助中韩建交的东风在国内开启系统化推广[8] - 2000年悉尼奥运会跆拳道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中国选手陈中夺金,推动项目在中国迎来发展的"黄金期",专业道馆开始出现[9][12] - 2015年电视剧《旋风少女》热播,进一步推高跆拳道热潮,在体育培训选择有限的时期成为家长培养孩子强身健体和自信的共同选择[14] - 行业曾极度火爆,有道馆在短短两年内学员人数翻十几倍,出现家长排队报名、道服供不应求的景象[16]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市场重塑 - 中国跆拳道队在东京、巴黎连续两届奥运会未能摘金,削弱了项目的公众关注度,同时散打、拳击等格斗类新项目分流了受众[18] - 教育体系改革使许多青少年学员放弃体育兴趣班,将更多时间投入学科补习班[19] - 教育部2022年版课标将跆拳道归为"新兴体育类运动",折射出其在大众认知中被边缘化的微妙转变[20][22] - 学员年龄区间显著下滑,小学生占比从近七成降至让位于幼儿学员(比例升至近七成),反映学业压力加剧和家长需求转变[23] - 家长需求愈发理性与"功利",更看重项目的性价比、实际效果和长期价值,导致过去急于扩张、不重教学质量的机构出现倒闭潮,例如洛阳市近半数跆拳道机构因经营不善关门[23] - 多地机构倒闭、老板"跑路"的消息经媒体曝光放大,削弱了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一线从业者反馈"看见跆拳道招生广告就露出鄙夷的眼神"[24][25] 成功机构的转型策略与生存之道 - 成功转型的道馆强调深刻洞察消费需求、打造差异化课程产品,并将良好的现金流管理视为穿越周期、稳健发展的根本[29] - 案例:马勇的道馆经历"断臂求生",关停4个校区后定位于中高端消费人群,客单价提升至200元以上,聚焦于通过体育培养孩子自信、阳光、勇敢、坚毅的品质[30] - 案例:震威体育从直营61家校区主动放缓脚步,专注服务品质,目前运营22家道馆,完成从"学员"到"会员"的服务逻辑转变[32][33] - 震威体育将衍生服务做到极致,融合教育学、心理疏导等内容,提供校考体育提分、中考体育、体育单招等刚需服务,并延伸至场外,组织文化活动、提供课后托管与心理疏导,增强会员粘性[33][34] - 案例:河南洛阳市精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课程中融入体适能和跑酷元素解决兴趣问题,并加入中考体育项目等刚需,通过高质量家校沟通和"老带新"模式,在今年暑假仍收到700余份报名[36]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与核心洞察 - 行业处于项目重塑"共生竞争"的变革期,从业者需具备商业知识,并聚焦产品价值延伸与构建综合服务能力[38][39] - 行业面临价值回归,必须回答"跆拳道究竟能为孩子带来什么"的根本问题,体育培训的意义在于引导孩子养成终生体育生活方式,培养韧劲与迎难而上的精神[40][42] - 未来出路在于从产品驱动进行升级,针对不同需求层次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并可拓展至综合体能、装备、研学、营训、赛事等[42] - 用户需求已分层分类,倾向于"专卖店"式精准、专业、俱乐部会员式服务,而非"百货大楼"罗列式浅层课程,要求机构提供个性化培训方案[43] - 行业进入更加理性和细分的"重塑期",规模不再疯狂扩张,但用户黏性更强、盈利模型更健康是体育教培下一阶段的真正模样[45][46] - 行业未来在于回归教育本质、实现价值重塑,从"卖课"转向"育人",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才能跨越周期成为陪伴成长的生活方式[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