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深耕

搜索文档
观车 · 论势 || 流量营销终是“虚火”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1 09:39
公司现状与危机 - 小米汽车正经历信任危机,涉及辅助驾驶系统安全争议和高端选装件虚假宣传质疑 [1] - SU7 Ultra碳纤维机盖在测试中表现与官方宣传不符,形成"双风道高效导流"与实测"气流未形成有效导流"的鲜明反差 [1] - 雷军微博删除了"轮毂散热"技术承诺,引发消费者质疑 [1] - 公司推出改配铝制机盖或赠送2万积分(约2000元)的补偿方案,但车主认为与4.2万元选装费不成比例 [2] 行业反思与趋势 - 事件反映出科技企业跨界造车时"互联网思维"与工业制造硬约束的冲突 [2] - 车主通过3D打印模型还原气流走向的"民间测试"兴起,倒逼车企规范宣传话术 [3] - 工信部对"自动驾驶"等表述的禁用,显示监管正在加严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新规,要求企业真实全面提供智能网联汽车信息,不得虚假宣传 [4] 公司应对与发展 - 法律界指出若虚假宣传被认定,公司可能面临"退一赔三"的巨额赔偿 [2] - 公司此前因辅助泊车漏洞采取"全额赔付"措施获得认可 [2] - 当前需要以法律为底线,通过真诚赔偿重建消费者信任 [3] - 危机可能促使公司完成从"跨界挑战者"向"成熟车企"的蜕变 [4] 行业深层影响 - 事件成为行业从"流量狂欢"走向"价值深耕"的转折点 [1] - 传统车企数十年沉淀的测试规范与企标体系是新势力需要补课的"工业常识" [1] - 危机催生行业共识,推动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发展" [4] - 事件像照妖镜般揭示流量营销的"虚火",迫使企业回归产品主义 [4]
曾舜晞出任柠季全球代言人!柠宝节首日声量破 3 亿,线下充值 10 分钟爆单百万
经济观察网· 2025-05-31 18:57
品牌代言策略 - 公司选择新生代演员曾舜晞作为全球代言人 其阳光健康形象与品牌"年轻 时尚 品质"调性高度契合 [1][2] - 代言人选择注重与品牌内核匹配度而非单纯流量价值 通过《莲花楼》等作品展现的突破精神呼应公司产品创新理念 [2] - 精准锚定年轻客群 代言人在年轻群体中的正面形象强化品牌"活力 健康"认知 产生更强消费说服效果 [2] 供应链建设 - 公司累计投入超千万元在两广地区建成数千亩高标准自有香水柠檬产业基地 实现核心原料稳定供应 [3] - 标准化种植确保产品品质一致性 为招牌产品如"柠季手打柠檬茶"构筑竞争护城河 [3] - 自有基地源头把控契合行业"天然原料+轻负担"升级趋势 规避供应链波动风险 [3] 营销IP打造 - 年度"柠宝节"形成"六一消费=柠季福利"心智绑定 今年叠加明星效应与端午旺季 多城联动打造全民热潮 [4] - 节日期间门店客流量同比提升35% 加盟商平均营收增长28% 通过UGC内容共创 小程序裂变等玩法强化效果 [4] - 设计明星粉丝转化路径 专属优惠与周边产品提升用户粘性 积累高质量私域流量 [4] 行业趋势洞察 - 茶饮行业从早期野蛮生长的门店扩张转向精耕细作期 差异化品牌建设成为竞争重点 [4] - 新消费品牌普遍从流量竞争转向价值深耕 "营销创新+底层能力"双轮驱动模式打破"重营销轻供应链"固有认知 [3][4] - 构建独特品牌价值主张与消费者情感连接成为决定品牌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4]
职业教育「钱景」如何?尚德、知乎、传智 2025Q1 财报的真相
36氪· 2025-05-31 15:32
行业趋势 - 职业教育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阶段,更注重教育本质的"慢"与"深"[1][13] - 市场竞争逻辑发生根本变化,学历考证类职业教育市场红利逐步消退,消费者对教育产品性价比和实用性要求更高[6] - IT培训行业面临市场缩水和AI技术冲击双重挑战,基础编程和重复性工作需求可能被AI替代[10] 尚德机构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4.876亿元,同比下降6.8%,净利润7518万元,连续16个季度盈利[3][7] - 核心业务高等教育课程收入持续萎缩,新增学员数同比减少3.8%至16.91万人[3] - 高毛利率达85.2%,但销售费用占营收超六成,反映成人教育获客成本高企[3] - 业务重心从学历考试拓展至兴趣教育与综合素养提升等多元领域,向"成长型教育"转型[3][7] 知乎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297亿元,职业培训收入9453万元(占总营收13%),同比下降34.9%[3][8] - 实现694万元经调整净利润,首次非公认会计准则盈利,营销费用削减32.9%,研发费用减少28.1%[9] - 职业培训业务覆盖考研、考公、教资等30多个品类,累计服务超2000万学员[3] - 现金及短期投资储备47.665亿元,支撑长期技术投入[9] 传智教育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7238.69万元,同比增长42.14%,主要源于并购辅仁控股并表[4][10] - 净亏损536万元,扣非净亏损764.5万元,反映业务整合阵痛[4][10]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52.78%,因强化成本控制和优化人员结构[10] - 筹备建设营利性全日制统招高等学校,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4] 企业转型策略 - 精细化运营和成本控制成为教育机构"生命线",尚德保持15.4%净利润率,知乎实现降本增效[7][9][11] - 技术赋能成为核心竞争力,尚德嵌入AI教师助手,知乎优化AI内容分发[11] - 职业教育边界拓宽,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从"工具型教育"向"陪伴成长"转变[12]
付费用户破1.2亿,月活连跌14季,腾讯音乐的“甜蜜”与“焦虑”
36氪· 2025-05-14 18:42
当全球音乐产业在AI作曲、元宇宙演唱会等新技术浪潮中激烈竞逐时,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的"隐形冠 军"腾讯音乐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2025年一季度营收73.6亿元、净利润22.3亿元,核心业务在 线音乐收入占比逼近80%。 然而,这份财报的B面,是活跃用户连续14个季度流失的隐痛,是字节跳动"汽水音乐"以抖音生态为矛 直插腹地的威胁,更是网易云音乐以社区黏性实现反超的步步紧逼。 数字音乐市场的战火从未停歇,但胜负手已悄然转移:从版权争夺转向生态闭环,从付费订阅转向场景 渗透,从流量收割转向价值深耕。 当腾讯音乐用"提纯用户"筑起护城河时,对手们正以更锋利的武器——短视频的即时满足、车载场景的 碎片化消费、AI的精准投喂——撕开缺口。 这场战役的终局,或许不属于某个单一平台,而是属于那些能同时驾驭技术、内容与用户心智的"全能 王者"。 传统业务承压,AI技术成破局关键 财务亮眼但用户根基动摇,在线音乐"量价双升"能否持续? 腾讯音乐发布的一季度财报展现出高质量增长态势。报告期内,公司营收达73.6亿元,同比增长 8.70%;调整后净利润为22.3亿元,同比增长22.8%。 其中,在线音乐业务作为核心增长引擎表 ...
付费用户破1.2亿,月活连跌14季,腾讯音乐的“甜蜜”与“焦虑”
美股研究社· 2025-05-14 18:28
来源 | 美股研究社 当全球音乐产业在AI作曲、元宇宙演唱会等新技术浪潮中激烈竞逐时,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的"隐 形冠军"腾讯音乐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2025年一季度营收73.6亿元、净利润22.3亿 元,核心业务在线音乐收入占比逼近80%。 然而,这份财报的B面,是活跃用户连续14个季度流失的隐痛,是字节跳动"汽水音乐"以抖音生 态为矛直插腹地的威胁,更是网易云音乐以社区黏性实现反超的步步紧逼。 数字音乐市场的战火从未停歇,但胜负手已悄然转移:从版权争夺转向生态闭环,从付费订阅转 向场景渗透,从流量收割转向价值深耕。 当腾讯音乐用"提纯用户"筑起护城河时,对手们正以更锋利的武器——短视频的即时满足、车载 场景的碎片化消费、AI的精准投喂——撕开缺口。 这场战役的终局,或许不属于某个单一平台,而是属于那些能同时驾驭技术、内容与用户心智 的"全能王者"。 传 统 业 务 承 压 A I 技 术 成 破 局 关 键 财务亮眼但用户根基动摇,在线音乐"量价双升"能否持续? 腾讯音乐发布的一季度财报展现出高质量增长态势。报告期内,公司营收达73.6亿元,同比增长 8.70%;调整后净利润为22.3亿元,同比增长2 ...
珍酒李渡增长含金量十足,稳居中国第九大白酒上市公司
长江商报· 2025-05-13 12:4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0.7亿元,连续两年突破70亿元,在21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九位[1] - 2021年至2024年毛利率持续提升,分别为53.5%、55.3%、58%、58.6%,按A股会计准则计算为75.5%,在上市白酒企业中位列第七[6] - 2024年经调整净利率23.7%,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在上市白酒企业中排名第十[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7.8亿元,同比增长116.3%,财务状况稳健[8]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行业呈现"强者愈强"的结构性分化[6] - 21家上市白酒企业中,6家营业收入下滑(占比29%),5家净利润下滑(占比24%)[6] - 前10大酒企中有9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上涨[6] 战略转型与核心举措 - 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围绕产品、渠道、品牌三大方面筑牢发展基石[3][11] - 2025年珍酒成立50周年,公司将调整期视为机遇期,目标实现"弯道超车"[3] 产品策略 - 优质基酒储存达10万吨,产能4.4万吨,规模居贵州酒企前三[13] - 将推出售价500-600元的战略新品,对标2000元价位段,与珍十五、珍三十形成协同效应[13] - 李渡品牌拓宽次高端和中端价格带产品布局,丰富产品矩阵[13] 渠道策略 - 珍酒在贵州、河南、山东、广东、湖南五大核心市场深化双渠道增长战略,重点突破新能源、AI等新质生产力消费人群[15] - 珍酒高档酒事业部异业客户拓展取得高双位数增长[15] - 李渡从"小而美"转向"大而精",深耕江西市场同时加快全国化布局[16] - 湘窖实施大网点战略和体验式营销,提升经销商质量[16] 品牌建设 - 珍酒打造珍酒庄园,定位中国商学院沉浸式体验营销示范基地[18] - 李渡构建"考古+酿造+文旅"沉浸式体验场景,利用元代烧酒作坊遗址和唐代洪州窑遗址[18] - 湘窖通过春、秋、冬三季封坛活动形成鲜明品牌特色[18] - 针对80后、90后消费主力开展年轻化营销活动,提升消费者粘性[18] 管理层观点 - 白酒行业周期波动是常态,公司坚持"做难但正确的事",通过差异化策略提升产品品质与品牌价值[10] - 强调长远发展,用有温度的体验赢得消费者信任[10]
稳居中国白酒上市公司TOP9,珍酒李渡迎来上市两周年!
金融界· 2025-05-07 13:4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0.7亿元,同比增长0.5%,经调整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3.3% [1] - 毛利率提升至58.6%,经调整净利率提升至23.7%,同比均提升0.6个百分点 [1] - 经营现金流7.8亿元,同比增长116.3%,连续四年保持增长 [1] - 2023年上市当年营收70.30亿元,同比增长20.1%,经调整净利润16.23亿元,同比增长35.5% [8] 行业地位 - 连续两年稳居中国第九大白酒上市公司,2024年营收反超舍得酒业 [1][10] - 以2023年收入计算成为中国第三大民营酒企,珍酒品牌位列中国第四大酱酒企业 [8] - 2024年进入中国白酒上市公司营收Top15,盈利能力排名第九 [9] - 在酱酒赛道站稳贵州白酒前三位置,被媒体称为"茅习珍"时代 [10] 战略转型 - 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聚焦产品、产能、市场三大方向 [3] - 实施大单品战略,削减低毛利产品线,次高端及以上产品营收占比达67% [5] - 旗舰品牌珍酒2024年营收44.8亿元,占总营收63.4%,李渡品牌营收13.13亿元,占比18.6% [5] 产品布局 - 珍酒聚焦珍十五、珍三十两大核心单品,推出高端光瓶酒系列 [5] - 李渡升级1955、1975大单品,推出1308申遗献礼产品 [5] - 湘窖推出铁盖龍匠新品,获得市场认可 [5] 产能建设 - 2024年优质基酒储存达10万吨,产能4.4万吨,规模居贵州酒企前三 [5] 渠道拓展 - 国内实施双渠道战略,高档酒事业部营收实现高双位数增长 [6] - 打造贵州、河南、山东、广东和湖南五大核心市场 [6] - 国际市场进入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与中免集团合作拓展 [6] 品牌价值 - 入选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位列酱酒品牌第三名 [12] - 珍酒品牌价值持续提升,成为推动公司增长的三级引擎之一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