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辊压刀片电芯外壳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辊压刀片电芯外壳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QYResearch· 2025-07-23 11:54
刀片电池及辊压刀片电芯外壳技术 - 刀片电池由比亚迪于2020年推出,采用磷酸铁锂(LFP)技术,其核心创新在于无模组设计,电芯直接排列成电池包,提升空间利用率 [1] - 辊压刀片电芯外壳通过连续轧制、焊接和校直等工艺制成超薄长条状铝制壳体,兼具结构支撑与电芯保护功能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辊压刀片电芯外壳市场规模达14.68亿元,预计2031年增长至114.13亿元,2025-2031年CAGR为37.39% [3] - 长刀电池壳体预计2031年占据67.18%市场份额,BEV应用占比85.34%,2026-2031年CAGR为27.32% [8]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市场前三大厂商(新合源、科达利、震裕科技)合计市场份额达86.10% [8] - 核心厂商包括新合源(常铝股份)、科达利、震裕科技、中泽精密等 [8]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推动刀片电池需求,各国政策支持加速电动化趋势 [11] - 无模组(CTP)和车身一体化(CTC)技术需求轻量化高精度外壳,辊压工艺成为理想选择 [11] - 安全法规趋严促使辊压刀片电芯外壳因散热性和结构稳定性成为关键组件 [11] - 材料与制造技术进步(如高性能铝合金、自动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效率 [11] 行业发展制约因素 - 高强度铝合金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大,供应链中断风险影响生产成本和交付稳定性 [12] - 外壳需适配不同电池设计,标准化程度低导致研发和生产成本增加 [13] - 制造工艺复杂,超长薄壁结构易产生变形或微裂纹,良率偏低形成行业门槛 [13] 中国市场特点与前景 - 中国拥有完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本土企业实现关键设备和工艺国产化替代 [9] - 长三角、珠三角形成专业化制造企业集群,产品性能满足高端动力电池需求 [9] - 在“双碳”战略下,CTP电池技术等创新应用将推动高性能、轻量化外壳需求增长 [10] - 未来3-5年行业将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10] 报告研究范围 - 报告覆盖2020-2024年历史数据及2025-2031年预测,分析销量、收入、价格、毛利率等指标 [17] - 细分产品类型(长刀/短刀电池壳体)和应用领域(BEV/PHEV/其他)的市场表现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