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远征系列羽绒服
icon
搜索文档
加拿大鹅暴跌480亿,贝恩资本要退场
文章核心观点 - 加拿大鹅从2018年在中国市场引发抢购热潮、市值达78亿美元的巅峰,到七年后市值蒸发超85%至约10.63亿美元,控股股东贝恩资本考虑出售股份,反映出公司增长神话破灭和高端羽绒服市场红利消退 [1][2][3][32] 贝恩资本的运作与退出 - 贝恩资本于2013年以2.5亿美元收购加拿大鹅多数股权,通过产品矩阵扩张、渠道全球化布局和文化营销符号化运作,将公司从区域性品牌打造为全球奢侈品牌 [6][7][8][10][11][12] - 在贝恩资本运作下,2018财年加拿大鹅营收同比暴涨46.4%,股价达72.3美元/股的历史峰值,市值突破78亿美元 [13] - 控股12年后,贝恩资本在加拿大鹅市值仅为巅峰时期15%时考虑退出,符合私募基金典型的5-7年持有周期,也反映了公司增长现实 [13] 中国市场表现与挑战 - 2018年进入中国后,加拿大鹅成为中产阶层身份象征,天猫双11官方旗舰店1小时成交额破千万,2018-2022年间中国市场营收占比从12%飙升至35% [15] - 截至2025财年,加拿大鹅全球74家门店中,大中华区达30家,占比41% [15] - 2025财年,公司全球营收微增1.1%至13.484亿加元,大中华区收入按人民币计同比仅增1%,按固定汇率甚至下滑1.7%,与2024财年47%的增幅相比几近停滞 [17] - 中国市场增长瓶颈源于消费理念理性化、本土品牌竞争加剧(如波司登、高梵)以及公司自身战略失误(如渠道过度集中一线城市、产品单一、舆论危机) [18][19][20] 高端羽绒服行业趋势 - 全球奢侈品消费降温,加拿大鹅营收增速从2022-2025财年的21.5%断崖式下滑至1.1%,反映非必需高端消费整体遇冷 [22] - 羽绒服作为功能性单品,存在季节性强、复购率低的天然局限 [23] - 中国年轻消费者审美趋势转向“户外机能三件套”(Lululemon瑜伽裤、始祖鸟冲锋衣、Salomon运动鞋),替代张扬的奢侈羽绒服,削弱加拿大鹅的“社交货币”价值 [25] 公司应对措施与未来可能路径 - 管理层采取降低批发依赖、提升DTC渠道占比至总收入三分之二、连续六个季度实现库存同比下降、毛利率从2023财年65.1%提升至2025财年69.9%等措施 [26] - 贝恩资本退出后,加拿大鹅可能面临战略投资者接盘、其他私募基金接手或创始人重新掌舵三种命运轨迹,需解决突破羽绒服单一品类依赖、重建品牌溢价、重获中国消费者青睐三大核心课题 [28][29][30][31]
市值暴跌480亿!上万一件的中产“最爱”,要被东家甩卖了?
创业邦· 2025-08-06 18:27
公司发展历程 - 加拿大鹅始于1957年由波兰移民Sam Tick在多伦多创办的代工厂Metro Sportswear 主要生产工人御寒服装[13] - 2001年创始人的外孙Dani Reiss接管公司并正式更名为Canada Goose 开启从专业装备向生活方式品牌转型[13] - 2013年12月贝恩资本以2.5亿美元收购品牌多数股权 原创始人外孙保留少数股权并继续掌舵[6] - 在贝恩资本推动下 公司于2017年同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完成上市[6] 资本运作与股权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贝恩资本仍持有加拿大鹅60.5%的多重投票权股份 持有时间已超12年[6] - 贝恩资本正考虑出售所持股份 已与财务顾问合作探讨潜在买家意向 交易尚处早期阶段[6] - 公司市值从巅峰78亿美元(约560亿元人民币)缩水至10.63亿美元(约76.63亿元人民币) 蒸发幅度超85%[6] 产品战略演变 - 贝恩资本入主前产品SKU仅20多种 主要集中在极地防寒服领域[13] - 通过材质创新推出都市轻量系列 新增轻量羽绒、针织衫、鞋靴及配饰线 产品矩阵扩充至200余种[14] - 2025年推出Snow Goose春夏胶囊系列 涵盖派克大衣/长裤/毛衣/夹克等产品 试图突破冬季羽绒服的产品局限[27] 渠道扩张策略 - 2016年纽约Wooster Street直营旗舰店开业标志渠道战略升级[16] - 三年内全球直营门店数量增至50家 同时上线覆盖欧美亚核心市场的电商平台[16] - 截至2025财年全球74家门店中大中华区占30家 占比达41%[19] - 在中国以一线城市地标商圈为核心选址 包括北京SKP、上海张园等高端商场[19] 市场营销与文化塑造 - 通过植入《后天》《国家宝藏》等好莱坞电影及赞助柏林/多伦多电影节提升品牌曝光[17] - 邀请明星在社交平台分享穿搭 将红色北极标从产品标识转化为文化符号[17] - 2018财年营收同比大涨46.4% 股价在当年11月达历史峰值72.3美元/股[17] 财务表现与市场变化 - 公司营收增速从2022财年21.5%下滑至2025财年1.1%[9] - 2025财年全球营收13.484亿加元 同比增长1.1%[21] - 大中华区2025财年收入4.27亿加元 同比微增1% 近乎停滞[21] - 中国市场营收占比从2018年12%飙升至2022年35% 四年间占比翻近两倍[21] 市场竞争格局 - 高端羽绒服市场出现Moncler、波司登、高梵等竞争者 万元级溢价空间被挤压[9] - 波司登推出登峰、极寒等高端系列 部分限量款和联名款价格突破万元[28] - 高梵在3000元以上高端鹅绒服市场占有率18% 2024年双11期间整体销售额超5亿元[28] - 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巨头依托运动基因推出功能性与潮流感兼具的羽绒服产品[30] 中国市场挑战 - 2021年因虚假广告宣传被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45万元罚款[24] - 因中国与欧美市场退货政策差异(中国市场不支持无理由退货)引发舆论争议[24][25] - 渠道布局过于集中一线城市高端商圈 未能有效渗透下沉市场[24] - 消费理念转向理性化 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 为品牌溢价买单热情消退[22] 行业背景数据 - 中国羽绒服市场规模从2016年858亿元攀升至2023年1960亿元[27] - 2018年天猫双11当天加拿大鹅官方旗舰店1小时成交额突破千万元[21] - 2024财年大中华区销售额4.22亿加元(约22亿元人民币)首次超越美国和加拿大成为最大市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