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义千间模型

搜索文档
大厂搞AI,谁赚到钱了?
36氪· 2025-06-13 07:34
大厂AI变现能力分析 - AI成为全球科技圈最强共识,国内外巨头和创业公司集体押注AI [4] - Midjourney以40人团队实现年收入5亿美元,人均创收166万美元 [4] - 国内大厂从2023年开始在财报中强调AI重要性,2024年Q1集体释放"AI带动营收增长"信号 [5] 大厂AI布局分类 - 模型即产品:围绕自研大模型推出的C端和B端应用,如百度文小言、腾讯元宝等 [8][9] - 模型即服务:面向B端客户提供API或定制模型训练,百度智能云、阿里云排名前二 [10][11] - AI即功能:将AI嵌入现有业务提升效率,如快手、字节优化内容分发 [13][14] - 卖铲人:提供算力基础设施,代表企业华为、寒武纪、商汤 [15][16] 第一梯队企业表现 - 百度非在线营销收入从2022年259亿增至2024年317亿,2025年Q1同比增长40% [20] - 阿里云智能集团2025年Q1收入301亿同比增长18%,AI产品连续七季度三位数增长 [21][22] - 腾讯广告Q1收入319亿同比增长20%,游戏收入增长24%创近3年新高 [25] - 华为ICT基础设施业务2024年营收3699亿同比增长4.9%,云计算营收385亿增长8.5% [26] 第二梯队企业表现 - 快手可灵AI 2025年Q1营收超1.5亿,AI生成直播切片日均GMV同比增长超300% [28] - 字节基础架构团队利用大模型优化系统成本,近三年节省超10亿元 [29] - 美图2024年总营收33亿同比增长23.9%,AI设计室应用收入2亿创增长纪录 [30] 第三梯队企业表现 - 科大讯飞2025年Q1营收47亿同比增长27.7%,但净亏损2亿因AI研发投入较大 [31] - 昆仑万维AI短剧应用DramaWave年化流水收入达1.2亿美元 [31] 资本市场反应 - 美图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达127.42%,阿里和快手涨幅均超40% [32] - 百度发布文心一言后港股当日涨幅最高超15%,昆仑万维推出天工大模型后市值最高近800亿 [33] AI投入与挑战 - 腾讯2024年研发投入超700亿,阿里近600亿,未来3年将再投3800亿 [37][39] - C端AI产品同质化严重依赖底层模型,用户黏性弱付费习惯未形成 [40] - B端服务面临价格战,开源模型崛起打破闭源模型溢价壁垒 [41] - AI短期难实现正现金流,但能提升公司市场定价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