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五”,中国量子科技开启新周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20:36
行业宏观背景与全球进展 - 2025年被联合国大会正式确定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并纪念量子力学问世一百周年 [1]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在超导量子电路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的科学家,标志着对整个量子计算方向的肯定 [1][2] - 量子计算潜在应用覆盖新药研发、材料科学、金融建模等领域,有望创造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2] - 2025年全球科技巨头取得多项突破:微软2月推出拓扑量子处理器Majorana 1,谷歌10月在《自然》杂志公布硬件上成功运行可验证算法的里程碑式突破 [2] 中国量子科技产业格局 - 中国已形成以合肥与北京为核心的两大量子科研高地,合肥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发布“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与“祖冲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等成果 [3] - 北京以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为核心,在超导、离子阱等多技术路线并进 [3] - 量子科技在《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被列为未来产业,与生物制造、氢能等并列 [4] - 由中国国新控股牵头的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首期募资规模高达510亿元,明确将量子科技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并列为三大重点投资方向 [4] - 中国量子计算产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人民币0.2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50.2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81.79%,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256.46亿元 [6] 主要市场参与者与资本表现 - A股市场以量子科技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仅有国盾量子,其他布局公司包括禾信仪器、纬德信息、科大国创等,初创公司如本源量子、国仪量子正计划上市 [6] - 进入10月以来,A股量子科技概念多股连续大涨,禾信仪器、国盾量子、迪普科技等6股月内涨幅均在10%以上 [4] - 国盾量子在上市首年实现盈利后,自2021年起连续多年亏损,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为-2647万元,海外主要已上市量子计算概念公司亦在巨额亏损中挣扎 [7] - 中国量子计算领域形成“国家-商业”融合新范式,以国家直接主导投资为核心,支持高风险、长周期的基础硬件研发 [8] 技术路径与商业化探索 - 行业战略重心从实现“量子霸权”转向为当前客户提供实际价值,采用量子-经典混合计算方法,将量子处理器作为特定问题加速器或协处理器 [10][13] - 生物医药与新材料等领域被视为“量子+AI”混合路径最具前景的应用场景,量子计算在仿真分子层面的天然优势有望加速药物发现和材料科学研发 [12] - 本源量子已利用“本源悟空”解决乳腺癌检测、小分子药物设计等问题,微观纪元药物设计平台有项目推进至临床阶段,量旋科技与银行合作优化ATM机布局决策 [12] - 英伟达发布NVQLink,旨在将量子计算机与其AI芯片连接,标志着行业将量子计算定位为强大“协处理器”的重要转变 [11][12] 未来展望与关键挑战 - 量子计算领域面临“高增长”与“低营收”的挑战,当前市场规模包含政府研发资助和股权投资,产生可持续商业营收仍是行业首要挑战 [7] - 实现能够解决广泛问题且具备抗干扰能力的通用容错量子计算机仍需多年努力,IBM规划在2029年前交付具备容错能力的量子计算机 [10][14] - 构建繁荣的软件与应用生态被视为成败的关键,行业预计明年将出现典型的单点突破成绩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