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属合金
icon
搜索文档
有研新材子公司获大基金二期3亿增资 标的首季净利7917万投前估值49.9亿
长江商报· 2025-06-26 07:49
有研亿金引入战略投资者 - 有研新材全资子公司有研亿金拟引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大基金二期)作为战略投资者,大基金二期将投资3亿元取得有研亿金5.67%股份 [1][2] - 本轮增资中有研亿金投前估值达49.94亿元,较审计后净资产增值187.80% [1][4] - 增资完成后有研新材持有有研亿金股权比例由100%降至94.33%,有研亿金仍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有研亿金经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有研亿金实现营业收入13.71亿元、净利润7917.85万元 [1][3] - 2024年全年有研亿金实现营业收入63.23亿元、净利润2.35亿元 [3] - 截至2025年3月末有研亿金资产总额26.57亿元,净资产20.15亿元 [4] 有研新材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有研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净利润6738.47万元,同比增长14698.12% [6] - 2024年全年有研新材营业收入91.46亿元(同比-15.49%),净利润1.48亿元(同比-34.78%) [6] - 业绩波动主要受铂族产品、稀土材料产品原材料价格下降及红外光学材料出口管制影响 [6] 资产转让计划 - 控股子公司有研稀土拟以不低于1.1亿元挂牌转让硫化锂业务相关资产 [1][6] - 转让资产包括相关专利、专有技术及设备,属于高溢价转让 [7] - 转让原因包括公司战略不涉及硫化锂方向、缺乏大规模化工管理经验及该技术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7] 研发投入情况 - 2024年有研新材研发投入2.0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26% [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336人,占员工总数16% [7]
太空制造渐入佳境
科技日报· 2025-05-26 07:34
太空制造业发展前景 - 太空制造业产值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千亿美元规模 [1] - 微重力环境可生产更高纯度光纤、更完美半导体晶体及更有效抗癌药物 [1] - 火箭发射成本持续下降与制造技术进步推动行业加速发展 [1] 太空制造的核心优势 - 微重力与强真空环境可生产地面难以实现的高性能材料 [2] - 太空制造可降低发射成本,减少地球运输完整结构的负担 [2] - 就地取材(如月球土壤、太空碎片)减少对地球补给的依赖 [2] 材料与生物医学突破 - 国际空间站生产的ZBLAN光纤性能远超传统二氧化硅光纤 [3] - 太空制造半导体晶体缺陷率降低85%以上 [3] - 天宫空间站制造出性能优于地球的金属合金 [3] - 太空制造利托那韦晶体可用于艾滋病和新冠治疗 [3] - 微重力环境下3D打印人体器官细胞能保持理想形状 [3] 自主与机器人制造系统 - 自主系统实现太空本地化生产,支撑月球基地与火星任务 [4] - 智能质量监控系统可实时捕捉并修复3D打印缺陷 [4] - NASA自主可重构系统能协作组装大型太空结构 [4]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SpaceX猎鹰9号火箭已大幅降低太空运输成本 [5] - Space Forge与瓦尔达航空工业研发可返回地球的无人太空舱 [5] - 微重力导致熔融金属不均匀凝固、流体形成球状等问题 [5] - 宇宙辐射加速材料老化,需设计耐辐射工具与栖息地 [5]
2025年中国电磁屏蔽膜产业发展现状及格局概况: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开始复苏[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1 09:35
电磁屏蔽膜产业发展概述 - 电磁屏蔽膜通过反射和吸收衰减入射波减少电磁干扰,广泛应用于高频率高密度电子设备中 [2] - 生产工艺复杂,包括离型剂涂布、油墨涂布、黑膜分切、黑膜烘烤及真空溅射和电镀等步骤 [2] - 主要分为金属合金型(主流)、导电胶型(效能低)和微针型(高效能低损耗)三类 [2] 行业政策背景 - 国家层面通过《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等文件将电磁屏蔽材料列为重点发展领域,配套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 [5] - 地方政策如广东省提出2030年建成全球领先产业集群,长三角、珠三角通过专项基金和测试平台建设吸引资本与人才 [5] - 政策支持上游材料本土化替代,下游联动5G基站、新能源汽车等应用场景 [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以金属箔材、高分子材料和功能性添加剂为核心,国际化工巨头主导高性能聚酯薄膜和导电粒子供应 [7] - 下游应用聚焦通信设备、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及航空航天领域,需求由5G普及、汽车智能化及绿色制造升级驱动 [7] - 电磁屏蔽膜占FPC生产成本的5.5%,国内企业如方邦股份通过技术突破打破外企垄断 [9] 市场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电磁屏蔽材料市场规模达98亿美元,同比增长5.9%,亚太地区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11] - 中国电磁屏蔽膜市场2024年小幅增长至30.9亿元,受智能手机需求疲软和5G基站建设周期性影响增速放缓 [13] - 行业面临成本上升与产能利用率下降压力,高端产品如高频屏蔽膜受技术壁垒限制未能快速放量 [13] 企业竞争格局 - 全球主要企业包括拓自达、方邦股份和东洋科美,行业集中度高源于技术门槛和规模效应 [15] - 方邦股份2024年产量达433.99万平米,销量423.75万平米,通过微针型等高端产品实现市占率企稳 [17] - 亚太地区占六成以上需求,欧美企业侧重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 [15]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向纳米复合、柔性屏蔽及多层共挤工艺升级,目标高频段屏蔽效能提升至90dB以上 [19] - 下游应用向新能源汽车、5G基站及智能穿戴设备延伸,高压输变电、航空航天需求激增 [19] - 长三角、珠三角产业集群产能优势推动需求多元化和国际化布局 [19]
温州宏丰: 公司章程(2025年5月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5-09 20:2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注册名称为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WenZhou HongFeng Electrical Alloy Co Ltd [1] - 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16日,由温州宏丰电工合金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注册地址为乐清市北白象镇大桥工业区塘下片区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37,282,217元,首次公开发行1771万股普通股并于2012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 [1]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法定代表人由代表公司执行事务的董事担任,辞任后需在30日内确定新法定代表人 [2] - 公司设立党组织机构,工作经费纳入公司预算,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引领作用 [2] - 股东会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含独立董事),设董事长1人 [44][52] 股份管理 - 公司股份全部为普通股,采取股票形式,在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集中存管 [5] - 公司设立时发行5000万股,由原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净资产折股认购 [5] - 公司可采取增发新股、派送红股、公积金转增等方式增加资本,董事会可获授权在3年内决定发行不超过已发行股份50%的新股 [6][7]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分红权、表决权、知情权等权利,可查阅公司章程、财务报告等文件 [11]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股1%以上的股东可对董事/高管提起诉讼 [14] - 控股股东需保持公司独立性,不得占用资金或进行非公允关联交易 [16][17] 重大事项决策 - 股东会特别决议需经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2/3以上通过,包括修改章程、合并分立、重大资产重组等事项 [33] - 单笔担保额超净资产10%或对外担保总额超净资产50%需经股东会审议 [19] - 关联交易需非关联股东表决通过,关联股东需回避表决 [35] 董事会运作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临时会议需提前3日通知,紧急情况下可随时召开 [50] - 独立董事占比不低于1/3,对关联交易等事项具有前置审核权 [54][55] - 董事会决议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关联董事不得参与表决 [51] 经营业务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贵金属合金材料(电触点)、电器配件生产销售,以及金属材料贸易和进出口业务 [3][4] - 公司经营宗旨为"实事求是,发展才是硬道理",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