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钍基熔盐核反应堆
icon
搜索文档
一核能科技有了新进展,但距商用还有较长时间
第一财经· 2025-11-03 19:02
技术研发进展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建成的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首次实现钍铀核燃料转换[1] - 该实验堆在国际上首次获取钍入熔盐堆运行后实验数据,成为目前国际上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1] - 实验堆的建成及燃料转换成功为实验堆、研究堆、示范堆“三步走”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2] - 该专项于2011年启动,实验堆于2017年11月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选址,并于2024年10月完成世界上首次熔盐堆加钍[2] 技术原理与意义 - 钍基熔盐堆核反应堆基本原理是将核燃料钍-232溶解在高温液态氟化盐中,钍-232吸收中子后转换为裂变材料铀-233并持续燃烧[2] - 实现钍铀循环意味着能够将地球上储量丰富的钍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核燃料供应途径[2] - 此次技术突破证明了熔盐堆核能系统利用钍资源的技术可行性[1] 行业背景与驱动因素 - 随着核电产业发展,传统核燃料铀资源正逐渐显现出相对紧缺的态势[1] - 高效利用自然界中储量相对丰富的钍资源以部分替代铀资源,已成为核能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1] - 美国曾在上世纪建设过钍基熔盐堆核电站,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而搁置[3] 商业化前景评估 - 钍基熔盐实验堆目前仅为2兆瓦的小型实验堆,而国内商业核电机组装机容量普遍达到百万千瓦级[2] - 该技术尚处于原理验证阶段,未来需先完成工程验证,待验证成功后方可推进商业化进程[2] - 业内认为,距离商业化运行仍有较长的路要走[1][2] 市场反应 - 技术进展消息公布后,相关核电概念股在11月3日开盘大幅走强,多股涨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