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课
搜索文档
“日入过千”AI课梦碎、红松凌晨推销钢琴课……老人的培训陷阱
新京报· 2025-10-31 18:41
文章核心观点 - 线上知识付费市场存在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系统性消费陷阱,包括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和退费困难等问题 [1][10][15] - 部分培训机构通过虚构成功案例、价格促销和情感链接等手段,诱导老年人购买高价课程或其他产品 [2][8][13][14] - 老年人在维权过程中面临举证困难、机构失联以及被法律咨询机构二次收割等挑战 [11][18][19] 培训机构运营模式 - 采用低门槛引流策略,以免费或低价直播课吸引目标群体,随后通过企业微信等工具进行一对一营销 [1][2][9] - 在营销过程中虚构价格促销活动,例如宣称平台价13400元,直播间优惠价仅2680元且名额有限,但整个促销活动均为虚构 [9] - 通过颁发虚拟荣誉、设置“教练”和“班主任”等角色来增强学员的投入感和希望,进行精神激励 [8] - 当学员拒绝购买更高阶课程时,机构人员会以“半途而废”等说辞激发愧疚感,随后通过人员“离职”、群聊解散等方式切断联系 [8][10] 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营销策略 - 精准利用老年人渴望再就业、减轻子女负担的朴素愿望,以及情感陪伴需求,进行针对性推销 [1][2][19] - 宣传中承诺“包教会,赚不到钱不收钱”,并展示无法核实真假的“学员”成功案例,如“日入过千”等,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2][10][17] - 在建立联系后,部分机构会进一步推销利润更高的其他产品,如乐器、保健品、旅游等,甚至凌晨发送信息进行“轰炸式”推销 [13][14] 行业监管与法律问题 - 有公司因AI线上培训业务虚假宣传被行政处罚,例如北京春风花语科技有限公司被罚款15000元 [9] - 商家虚构原价以显示折扣力度大的行为,若缺乏真实交易数据支撑,则侵犯消费者的价格知情权,可能构成虚假宣传 [12] - 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且消费者明确拒绝后仍发送商业性信息,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宁权” [15] 消费者维权现状 - 涉老培训纠纷案件数量庞大,一家被告公司涉诉案件可达三百余件甚至更多,原告多为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16][17] - 维权难点在于缺乏有力渠道,机构注册地址频繁变更,且往往不签署正式合同,导致退费条件约定不明,需依靠聊天记录等证据判断履约程度 [11][19] - 出现法律咨询机构主动招揽此类案件,以“包退全款”为诱饵收取高额咨询费,可能对老年人造成“双重围剿” [18] 老年人需求与市场机遇 - 老年人群体存在旺盛的教育学习需求和情感陪伴需求,尤其是文化水平较高的“新老年人”,市场需要开发更多高质量、有针对性的课程 [21][22] - 乐器、唱歌等爱好类课程以及养生类课程深受老年人欢迎,线上课程需要增强互动性和班级归属感,以帮助老年人坚持学习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