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铜奔马
icon
搜索文档
天马故乡武威:王杖诏令里的汉代老人丨从长安到敦煌(8)
经济观察报· 2025-07-23 08:55
历史文化遗迹 - 雷台汉墓出土铜奔马为1983年中国旅游标志原型,墓中出土171件铜器、2件金器等珍贵文物,铜车马仪仗队包含1件铜奔马及17件骑马武士俑[5][9][10] - 雷台汉墓结构复杂,全长40多米,含墓道、甬道及5个主室,墓道中段古井因"空气凸透镜"原理产生放大效应[7][8] - 墓主身份推测为东汉破羌将军张绣,依据包括银印等级制度及青铜马上"左骑千人"等铭文[14][15][16] 文物考古发现 - 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书令册》,记载汉代赐予70岁以上老人鸠杖的养老制度,杖首斑鸠象征"不噎之鸟"[29][31][32] - 西夏博物馆藏1000余件文物,包括西夏文《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该碑为1961年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0] - 武威文庙存明清匾额40余块,时间跨度从康熙三十四年至民国二十八年,展现西北科举文化盛况[23][25] 多民族文化交融 - 西夏时期武威作为西凉府治所,出土汉文买地券与西夏文文物并存,反映汉族与党项族融合[21] - 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出土弘化公主等墓志,记载唐朝与吐谷浑和亲历史,该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7][28] - 汉代獬豸形象彩绘木雕出土于武威汉墓,体现古代司法文化信仰[34]
文化中国行·文博日历丨中国旅游日,哪件文物让你想起一座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9 21:59
中华文明与城市文物象征 - 成都太阳神鸟金饰蕴含古蜀先民对天文现象的认知,2005年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2011年成为成都市城市形象标识主体图案 [4][6][7] - 广州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以龙飞凤舞造型成为城市文化符号,广泛出现在街头巷尾的装饰中 [9][11][12] - 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作为"镇水之神"图腾,影响当地文化传承,"阿鹏"和"金花"的称呼源自其精神象征 [14][16][17] - 临汾唐铁卧牛是"卧牛城"得名来源,唐代起作为镇水神器,现代城市中仍保留大量卧牛造型 [19][21][22] - 随州铜鹿角立鹤融合鹿鹤祥瑞意象,1978年出土于曾侯乙墓,现为城市地标传递福寿祝福 [24][26][27] 代表性文物与城市文化 - 武威铜奔马1969年出土于东汉墓,1983年成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作为文物外交形象广泛出现在公共场所 [29][31][33] -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以规模宏大的陶俑阵列展现历史厚重感,成为城市核心文化标识 [37][39] - 洛阳牡丹文化始于1500年前武则天时期,"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赞誉使其成为城市精神象征 [41][44] - 扬州依托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的地理优势,形成"最脍炙人口"的文人城市形象 [46][48] - 邯郸作为3000年未改名的成语典故之都,拥有学步桥、回车巷等历史遗迹 [50][52] 文物与城市形象建设 - 多座城市将重要文物确立为官方形象标识,如成都太阳神鸟金饰(2011年)、铜奔马(1983年) [7][33] - 历史文物深度融入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如广州玉佩图案应用于公共设施、大理金翅鸟形象延续于建筑装饰 [11][16] - 考古发现推动城市文化定位,如随州铜鹿角立鹤(1978年出土)、武威铜奔马(1969年出土)强化地域特色 [24][29]
中国旅游日,哪件文物让你想起一座城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9 09:01
中华文明与城市文化符号 - 太阳神鸟金饰成为成都市城市形象标识主体图案 蕴含古蜀文明对天文现象的认知 [4][7] -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作为广州文化符号 其龙凤呈祥图案广泛出现在城市公共设施中 [9][11][12] - 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被尊为"镇水之神" 当地居民称呼(阿鹏/金花)与金翅鸟精神相关 [14][16][17] 历史文物与城市渊源 - 唐铁卧牛是山西临汾"卧牛城"得名来源 铁牛镇水传说延续千年 [19][21][22] - 随州铜鹿角立鹤融合鹿鹤祥瑞意象 出土于曾侯乙墓并成为城市地标 [24][26][27] - 武威铜奔马作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 其形象广泛用于国内外文旅场景 [29][31][33] 城市特色文化IP - 西安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核心文化IP 展现秦代军事历史 [35] - 洛阳牡丹文化始于唐代 形成"甲天下"的品牌效应并融入城市基因 [37][40] - 扬州依托京杭大运河与长江文化 成为诗词典故中的经典意象 [42][44] - 邯郸作为成语典故之都 保留"学步桥""回车巷"等历史典故遗址 [4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