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铜铟镓硒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科研人员在无机光伏材料薄膜化领域取得新进展
新华社· 2025-09-15 20:28
2025年9月15日,辛颢(中)和学生探讨优化光伏组件性能。(南京邮电大学供图) 10.48平方厘米薄膜光伏组件实物。(南京邮电大学供图) 经国际权威机构测试,该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达10.1%,并被国际《太阳能电池效率表》正式收录。 记者从南京邮电大学获悉,该校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和辛颢教授团队,用溶液法获得大面积"铜锌锡硫硒"光伏薄膜,并以10.1%的 光电转化效率,验证了无机化合物制备柔性光伏材料的产业化潜力。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能源》9月15日在线发表相关成果。 据辛颢介绍,第一代光伏材料晶体硅质地坚硬,当前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是将光伏材料变得柔软、轻薄,甚至可以缝在衣服上。钙钛矿等新一代 光伏材料虽然容易制成薄膜,但性能尚不稳定。在此背景下,第二代光伏材料"铜铟镓硒"重回研究人员视野。 "'铜铟镓硒'因薄膜良品率低,且铟和镓的成本高,长期没有突破。"辛颢告诉记者,2021年,她和团队将铟和镓换成锌和锡,又用溶液法取代传 统的真空法,制备出0.1平方厘米的"铜锌锡硫硒"光伏薄膜,光电转化效率达到13%。 但国际上通常认为,光伏组件的面积超过10平方厘米,光电转化效率才有实际意义,可随着薄膜面积放 ...
2025年snec展会总结
2025-06-16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储行业、光伏行业 - **公司**:德业股份、阳光电源、艾罗、先达股份、隆基、爱旭、晶科能源、碧科股份、聚合材料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行业阶段**:光储行业处于大周期底部阶段,进入成长中后期面临升级问题,部分厂商退出或半退出市场,未来或出台产业退出配套措施推动市场出清,预计明年上半年需求向好,有政策支持复苏更快,无政策支持半年到一年内完成初步市场化出清[1][3] - **新技术作用**:新技术是光储行业核心驱动力,BC 组件效率达 25%标志产品进入新时代,带来溢价使优势企业享受向上周期,不同新技术在库存管理等方面有差异,高效设备厂商开发的钙钛矿产品或推动光伏系统走向分布式和消费端[1][4][5] - **技术升级环节**:率先推进技术升级的环节集中在新领域拓展较好的方面,储能领域热度高,地方配套政策三季度或出台,海外有优势的德业股份、阳光电源、艾罗等公司将受益;新产品铜铟镓硒价值凸显;光伏加 AI 创新应用前景广阔,爱科赛博和海博思创表现出色[1][6] - **光伏产业趋势**:光伏产业近期需求转淡、价格承压,三季度及四季度需求同比和环比或承压,但为中长期发展铺垫,产能出清后中长期仍具发展潜力[1][7] - **6 月排产情况**:6 月光伏硅片、电池片和组件排产明显下降,硅料排产存在分歧,多晶硅期货价格接近龙头企业现金成本,市场预期悲观,加速尾部硅料厂退出[1][8] - **海外市场趋势**:海外从业人员增加,分为欧洲经济代表团、成熟市场采买团队、新兴制造势力三股力量;海外本土组件产能上升,给电池片企业如先达股份带来布局机会;预计明年有逻辑变化,需等三季度美国关税政策变化[1][9] - **产品端趋势**:隆基提出单位功率概念,海内外市场偏好更高功率产品以降低成本;2025 年 Topcon、BC、异质结技术百花齐放,BC 产品渗透率提升;光伏组件厂向系统性解决方案靠拢[2][10] - **行业发展方向**:关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推进,降本方向新技术短期关注、中长期关注组件技术推进;关注降本方向做得好的企业,如碧科股份、聚合材料及组件辅材创新品牌[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