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测仪
搜索文档
毫厘之间淬炼制造精度
经济日报· 2025-11-08 09:16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智能制造与科研所需的精密仪器、半导体量测和检测设备研制 [1] - 公司拥有51项专利技术,推出白光干涉仪、闪测仪、膜厚仪等6个系列10个细分品类产品 [1] -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公司产品具备综合高精密测量能力,例如白光干涉仪对标国际一流产品 [2] - 公司研发的测量设备应用于新能源、5G、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良率检测 [3]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公司以软件算法作为突破口弥补硬件弱势,在超精密测量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 [2] - 研发团队采用弱光提取算法提升测量精度,使光学分辨极限0.13微米条件下能更好区分两点距离 [2] - 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30%以上,形成以软件、算法为基础的3D检测标准化解决方案 [3] - 公司引入AI工具提升研发效率,单个软件功能或算法优化项目周期从1-2个月压缩至一两周 [6] - 公司计划年底推出搭载AI功能的3D观测仪器,可自动完成参数调试和环境适配,用户经1小时培训即可上手 [7] 市场拓展与客户合作 - 公司首个订单来自英伟达的核心供应商,针对光器件产品表面形貌测量需求,在2个月内开发出符合特殊参数检测需求的功能 [3] - 公司设备经客户现场测试,检测效率比进口产品提升30% [3] - 在闪测仪领域,公司凭借性能对标国际一线、操作简便以及30分钟响应需求的服务赢得客户 [4][5] - 公司秉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理念,通过深入客户生产线发现未言说的需求,并快速响应 [4][5] 运营效率与管理 - 公司建立敏捷研发框架,使研发人员交叉参与不同项目功能模块开发,大幅缩短迭代周期 [6] - 公司结合自身研发场景裁剪冗余流程,建立度量-分析-改进闭环,实现需求交付周期等核心指标动态监控 [6] - 公司赋予市场及产品团队充分决策权,形成需求-研发-交付的链路闭环,确保产品满足实际需要 [5] - 公司借助AI工具自动分析和检测架构图、代码结构,识别并消除低效环节,提升效率 [6]
板石智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研发方向——毫厘之间淬炼制造精度
经济日报· 2025-11-08 06:16
公司核心业务与定位 - 专注于智能制造与科研所需的精密仪器、半导体量测和检测设备研制 [1] - 拥有51项专利技术,推出白光干涉仪、闪测仪、膜厚仪等6个系列10个细分品类产品 [1] - 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以软件算法作为突破口弥补硬件弱势,在超精密测量技术上取得突破 [2] - 采用弱光提取算法突破0.13微米的光学分辨极限,提升测量精度 [2] - 避免纯硬件方案的高昂代价,使白光干涉仪对标国际一流产品 [2] - 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30%以上 [3] 市场拓展与客户合作 - 首个订单来自英伟达的核心供应商,针对光器件产品表面形貌测量需求 [3] - 在2个月内开发出符合客户特殊参数检测需求的功能,检测效率比进口产品提升30% [3] - 客户关系从单台设备采购扩展到生产线全流程合作,成为长期合作伙伴 [3] - 在闪测仪领域凭借性能对标国际一线、操作便捷及30分钟响应需求的服务赢得客户 [4] 研发与运营策略 - 秉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将技术创新源头与客户价值深度绑定 [4] - 研发人员扎根客户生产线发现“未言说的需求”,动态优化技术可行性 [4][5] - 建立“需求—研发—交付”的链路闭环,市场及产品团队拥有充分决策权以快速响应 [5] - 建立敏捷研发框架,研发人员交叉参与不同项目,大幅缩短迭代周期 [6]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将AI融入新产品研发环节,使用AI工具自动分析架构图、代码结构,消除低效环节 [6] - 引入AI工具后,软件功能或算法优化项目周期从1-2个月压缩至一两周 [6] - 计划年底推出搭载AI功能的3D观测仪器,可自动完成参数调试,用户经1小时培训即可上手 [7] 行业背景与公司愿景 - 高端科研检测仪器长期被国外巨头把持,价格高昂 [2] - 国内装备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提升超精密测量能力是关键因素 [2] - 高精度检测产业迎来快速增长期,公司愿景是成为精密测量领域的全球引领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