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喷器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防喷器行业概述、产业链、市场规模、细分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研判:防喷器市场规模达到140亿元,其中闸板防喷器占比较高[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3 09:28
内容概要:防喷器是一种重要的安全设备,主要用于防止流体在高压下突然喷出,从而保护人员和设备 的安全。在石油、化工等行业中,防喷器被广泛应用于油井、气井、化工管道等场合,是确保生产过程 安全稳定的关键设备之一。随着全球范围内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防喷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一方面,这些行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防喷器等安全设备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另一方 面,相关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力度的加强,也推动了防喷器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此外,防喷器技术的不断 创新和进步,也为其市场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有力支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防喷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140亿元,同比上涨6.1%。 相关上市企业:神开股份(002278)、杰瑞股份(002353)、洪田股份(603800)、海锅股份 (301063)、迪威尔(688377)、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中国海油(600938)、 昆仑能源(00135)、上海石化(600688)等。 相关企业: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苏信得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科瑞钻采设备 有限公司、江苏三益石油装备有限公司、宝鸡赛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 ...
深海科技: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柱产业赛道投资图谱
天风证券· 2025-06-29 15:16
报告核心观点 海洋经济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块,深海科技为其注入新质内涵,有望获得较高速发展;多省市加快布局海洋经济发展新蓝图;深海科技产业链涵盖深海材料研发、深海装备制造及深海数智化应用三大领域,建议关注相关领域潜在投资机会 [1][3][8] 海洋经济驱动经济提速,深海科技为其注入新质内涵 - 海洋经济有效拉动GDP增长,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7.8%,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块 [1][8] - 政府报告在新质生产力部分首次提及“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有望在深海装备、深海探索等核心科技领域获得较高速发展 [1][8] 多省市加快布局海洋经济发展新蓝图 - 海洋经济政策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态势,多省市通过构建多层级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与区域联动,加速向深远海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 [2][13] - 上海市发布《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 - 2035)(征求意见稿)》,提出形成“3 + 5 + X”产业体系 [2][13]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提出重点支持八大海洋新兴产业集群 [2][13] - 福建、山东青岛、广东等地也举办相关活动或召开会议,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13] 深海科技投资图谱 深海材料 - 深海材料是深海科技发展基础,包括结构材料和浮力材料,在深海油气资源开发中占重要地位 [3][21] - 深海应用主要材料研制包括高性能钢、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建议关注特种钢材、钛合金、高分子材料等相关领域 [3][21] 深海装备 - 深海开发需深海水下技术装备作支撑,涉及深海观测、水下施工作业等多个装备领域 [26] - 自2021年进入行业上升周期,全球船海产业景气度持续攀升,我国造船业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58.8%,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49.7% [4][26] - 船海产业加速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转型升级,建议关注海洋工程装备制备、海洋装备配件和海洋观测仪器等相关领域 [26] 深海数智化 - 海洋数字化、智能化是深海科技发展重要方向,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向网络化与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5][34] - 海底数据中心是海洋数字化发展关键基础设施,“数字海洋”是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5][34] - 建议关注海底数据中心、海洋大数据、海洋通信等相关领域 [5][34]
管具技术服务中心创新“强引擎”为发展提供“硬支撑”
齐鲁晚报网· 2025-05-06 10:16
现场测试显示,新型钻具在同样使用常规钻井液时,地面泵压明显降低。如果保持原有泵压不变,通过调大钻头水眼提升排量,省下的 压力能转化为更强的破岩效率,让钻头打得更快更省劲。接头螺纹抗扭强度比普通钻杆强六成多,既能应对复杂井况,又减少螺纹"累坏 罢工"的风险。 面对深井复杂工况与降本增效的双重考验,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管具技术服务中心以创新驱动为引领,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与资源高效利 用,在钻具制造、井控智能管理、老旧资源再生等领域实现关键突破,为油气勘探开发注入强劲动能,以实际行动筑牢国家能源安全 的"硬支撑"。 激发钻具新效能 在"焊花"创新工作室,技术团队正对钻杆的加厚过渡带进行三维建模分析。"传统钻杆结构缺陷导致应力集中,容易引发刺漏事故。"钻 具技术专家张铁军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模型介绍,"通过调整外径变径参数和优化内外圆角半径,减少焊径部位与管体部位内径差值,可以 降低管体等效应力,延缓疲劳裂纹产生。" 技术团队迅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大通径高抗扭钻具研发。他们聚焦钻杆结构优化,突破传统设计瓶颈,采用新型小锥度、大尺寸水眼 螺纹替代传统接头,大幅提升抗扭性能;优化钻杆内部流通结构,消除内部形状突变,显著降低钻井液流 ...
创新“强引擎”为发展提供“硬支撑”
齐鲁晚报· 2025-04-30 05:14
钻具技术创新 - 技术团队通过三维建模分析优化钻杆结构,调整外径变径参数和内外圆角半径,降低管体等效应力,延缓疲劳裂纹产生[3] - 研发大通径高抗扭钻具,采用新型小锥度、大尺寸水眼螺纹替代传统接头,抗扭强度比普通钻杆强60%以上,显著降低钻井液流动阻力[3] - 新型钻具在14口井作业中,立管压力降低1-1.5兆帕/千米,单泵钻进日耗电减少2000度以上[3] 井控智能管理 - 井控智能控制系统融合手动、电控、无线遥控(超300米)等多种控制方式,实现"一键关井",应急响应速度提升65%[4] - 研发液压锁紧无侧门螺栓防喷器,通过液压控制实现闸板开关与锁紧,简化现场闸板更换作业[4] - 大排量试压车和变径胶芯闸板的应用,单井减少闸板更换和试压环节各1次,累计节约作业时间2-3小时[5] 老旧资源再生 - 通过摩擦焊接工艺再制造100余根老旧加重钻杆,延长钻具服役周期[6] - 创新钻杆与法兰整体焊接工艺制造放喷管线,成功改造180根,降低本体刺漏风险[6] - 引入激光熔覆技术修复钻铤吊卡槽磨损和无磁钻具表面,恢复承载面积,解决自动化钻机配套难题[6][7] 产学研联动机制 - 构建"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推动10余项创新课题推广应用,满足页岩油、侧钻井等钻井需求[4] - 建立"前线需求+技术攻关+现场验证"闭环机制,收集23项改进建议,其中15项已落地应用[5] - 技术团队定期深入井队调研,研发成果直接对接生产需求,如大排量试压车和变径闸板等[5]
中海油服20250428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海油服[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业绩**:2025年Q1营收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6.4%,归母净利润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近40%,受益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全产业链整合[2][3] - **各板块表现** - **钻井平台**:一季度作业48,089天,同比增11.4%,平台利用率显著提升[2][3] - **技术板块**:市场规模平稳,各业务线营收和作业量同比增长[3] - **海洋工程装备板块**:一季度作业天数同比增加近400天,营收增20%[3] - **物探板块**:推动技术转型,海底作业量同比提升,但二维3D采集服务同比回落[2][3][5] - **平台作业情况** - **海外**:五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四座作业,新王号等高日费作业,自升式平台在中东和东南亚利用率高;南巴平台预计二季度末作业[2][6] - **国内**:各钻井平台工作量和利用率高,新入列平台排期饱满,日费价格平稳[6] - **日费情况** - **挪威**:四条船日费约30万美元[2][9] - **海外合同期**:日费稳定[2][10] - **国内**:大部分平台价格议定平稳,新进七个平台价格略有上涨[2][11][12] - **毛利率展望**:2024年油服板块整体毛利率提升,但海外利润率低于国内,远期规模化效应有望提升利润率[2][13] - **财务费用**:一季报显示财务费用下降对业绩增长贡献显著,全年预计稳定在常规水平,下半年浮式生产储油船作业可能带来波动[4][14] - **减值考量**:目前未见经营平台变化,暂无计提减值考量,若外部环境波动可能调整[4][16] - **海外突破** - **技术板块**:获中东主要产油国国家石油公司准入机制,有北海、东南亚技术服务合同,非洲与国际石油公司合作良好[18][19] - **深水业务**:参与巴西深水项目获入场券,国内拓展南海深水业务[20] - **新签平台费率**:预期稳中有升,虽部分区域有波动,但执行合同价格较前期上升[22][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泰国自升式钻井平台3月正式作业,签订Seagull合同相关条款,日费未明确[8] - 南海两条船回国作业日费与国内其他船只一致[15] - 东南亚近期价格回落,受中东暂停平台影响,市场竞争增加[17] - 今年约10亿美元债券到期,还款计划在二季度末至三季度初执行[20] - 公司在油气资源勘探技术上对超深水高温高压工作液及定向设备、定向仪器研发应用投入精力[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