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电路制造用300mm硅片
icon
搜索文档
沪硅产业扣非亏2年半 2020上市2募资74亿正拟关联收购
中国经济网· 2025-10-14 14:27
2025年半年度及历史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743.27万元,同比增长8.16% [1]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653.82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额-38,855.33万元有所收窄 [1] - 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8,103.43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的-42,896.27万元有所扩大 [1]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184.96万元,现金流状况较上年同期的-44,456.12万元进一步承压 [1]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00亿元、31.90亿元、33.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5亿元、1.87亿元、-9.71亿元,显示盈利状况自2024年起显著恶化 [1] 首次公开发行(IPO)情况 - 公司于2020年4月20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为6.20亿股,发行价格为3.89元/股 [1] - IPO募集资金总额为24.1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22.84亿元,较原计划25.00亿元少2.16亿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拟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用300mm硅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二期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IPO发行费用合计1.28亿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为1.05亿元 [2]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 2022年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总数量为240,038,399股,发行价格为20.83元/股 [3] - 此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49.999998511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49.4618548646亿元 [3] 重大资产重组及配套融资计划 - 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新昇晶投、新昇晶科、新昇晶睿等相关股权,交易价格(不含募集配套资金)为70.3962153673亿元 [4] - 购买资产涉及的股份发行价格为15.01元/股,发行数量为447,405,494股 [4]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21.0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支付交易现金对价及中介机构费用 [5] - 两次募资(IPO及2022年定向增发)合计募集资金74.12亿元 [4]
扣非连亏股沪硅产业拟70.4亿元关联收购 3标的均亏损
中国经济网· 2025-05-23 15:12
交易概述 - 沪硅产业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新昇晶投46.7354%股权、新昇晶科49.1228%股权和新昇晶睿48.7805%股权,交易总对价为70.40亿元 [4] - 交易方式包括向海富半导体基金等6家机构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其中股份对价67.16亿元,现金对价3.24亿元 [4][5] - 发行股份价格为15.01元/股,发行数量为447,405,494股,占交易后总股本14.01% [5][6] 标的资产估值 - 新昇晶投全部股权评估值为39.62亿元,新昇晶科为77.68亿元,新昇晶睿为28.13亿元 [4] - 新昇晶投46.7354%股权交易作价18.52亿元,新昇晶科49.1228%股权作价38.16亿元,新昇晶睿48.7805%股权作价13.72亿元 [4] 配套融资安排 - 拟向不超过35名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1.0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7.5亿元,占比83.14%)和支付现金对价及中介费用(3.55亿元,占比16.86%) [3][7][8] - 配套融资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价均价的80% [7] 财务数据表现 - 沪硅产业2024年营收33.88亿元(同比+6.18%),但归母净利润亏损9.71亿元(2023年为盈利1.87亿元) [10][11] - 标的资产普遍亏损:新昇晶投2024年营收11.36亿元(2023年2.22亿元),归母净亏损4610万元;新昇晶科同期亏损8991万元;新昇晶睿亏损2871万元 [11][14][16] 历史融资情况 - 公司2020年IPO募资24.12亿元(净额22.84亿元),2021年定增募资49.99亿元,两次合计募资74.12亿元 [19][20][21] - IPO发行价3.89元/股,定增发行价20.83元/股 [19][20] 交易性质认定 - 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标的资产占比超50%)和关联交易(涉及关联方持股) [9] - 交易后公司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控制权不变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