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机动车停车位
icon
搜索文档
扎根基层,从末端执法变前端服务
苏州日报· 2025-08-24 08:31
核心观点 - 苏州市城管局试点"城管进社区"工作 通过基层治理创新解决民生问题 显著提升市民满意度和投诉处理效率 全市试点社区127个 解决实际问题7562个 市民投诉量环比减少9.6% 群众满意率达99.51% [1][2][3][7][8][9] 社区治理创新 - 在张家港市金都社区推行24小时智能垃圾房 解决灵活就业人群作息与垃圾投放时段矛盾问题 增设8台智能垃圾房 配备自动识别称重、照明和洗手设施 实现分类准确度和全天候开放 [2] - 昆山市里厍社区通过实地勘察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 解决象棋公园周边电动自行车乱停问题 并安排常态化巡查确保规范停放 [3] - 推动城管力量下沉社区网格 开展宣传、服务、管理和执法四进社区 科技城彭山社区实行驻点办公机制 确保30分钟内响应、2小时到现场、3个工作日内反馈结果 [7] 商户服务与营商环境优化 - 十全街城管采用提前介入模式 在商户装修阶段即提供店招和门头设计建议 避免后续占道经营乱象 餐饮类商家占比约三分之一 仅轻餐饮类有外摆需求 外摆设施需与花箱齐平且不占用盲道 [4][5] - 太仓海运堤西餐厅通过城管协助设置路边指引牌 解决因门店位置隐蔽导致的客源流失问题 结合青年小店"成长计划"活动完成店招更新 [6] - 针对流动摊贩问题 苏州高新区采用疏导升级替代驱赶取缔 联合公安、市监等多部门打造"东渚夜市"疏导点 配备微型消防站和移动厕所等设施 [7] 党建引领与多部门协同 - 通过社区城管兼职社区委员模式 在党组织牵头下共享各条线资源 实现力量融合和服务集成 构建"城管主动融入、部门协同联动、社区良性互动"工作体系 [8][9] - 在金都社区通过联合社区党总支召集青年代表专题议事 确定智能垃圾房解决方案 在科技城依托党工委协调多部门联合治理流动摊贩问题 [2][7]